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我自己的一段心路歷程,是如何把健身培養成一種流淌在血液中的習慣,不再把健身當成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我已經接近兩年沒有上班了,可以說對于時間的安排,我是非常自由的,雖然平時也有數不盡的事情要做,但多數情況下是不受外界限制的。而同時,我又是一名輕度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的通過飲食和健身控制血糖,所以健身幾乎是一件為了有質量的長期活下去所必須要做的事情。
但即使是在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我仍然沒能把這件事情做好,雖然很努力的讓自己堅持著每周至少2~3次健身房的鍛煉,但其過程的痛苦、糾結,自始至終困擾著我,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1 痛苦與糾結
我知道自己應該堅持每周至少3次的健身房鍛煉,還特意請了私教,每節課200元,為的就是有教練督促和指導,能夠更好的達成目標。
但是,每一次上課,甚至從上課前一天,我就已經開始煩躁不安了,實際上每節課只有1小時左右,即使加上熱身、有氧、洗澡和往返的路途,也一般不會超過2個半小時,但我總是感覺,健身真的太浪費我的時間了,我有那么多事情還沒有做完,能不能向后推遲一下?
雖然每一次上完課回來,都很開心,就像是上班族的周五下班,就像是小學生的寒暑假前一天,那種輕松愉快的心情,是很久沒有體會過的,但是這種快樂過不了多久,就開始被下一次預約的健身課所引起的煩躁情緒所替代,接下來便是更長時間的煎熬,總想著有沒有辦法往后推一天,再推一天?
2 失敗的激勵
為了達成目標,我想了很多激勵自己的辦法,比如,物質刺激:堅持連續1個月按時上課,就可以買一個什么東西。或者是,每次健身后因為都會有低血糖癥狀,可以吃一根雪糕(要知道對于糖尿病人來說,吃雪糕簡直是一種奢望)。可以結果都不理想,因為我早就習慣了想要什么就買什么(當然不是房子車子這類),似乎很難提起足夠的興趣。我這個年齡對于購物的欲望,也是越來越低,因為越來越體會到那八個字的重要性:如非必要,勿增實體。
我又試圖從他人那里獲得正反饋,但畢竟,健身這個事情,看到效果,是很久的事情,所以你可能還沒熬到他帶給你的正反饋,就已然放棄了。
3 從事物本身挖掘正反饋回路
當我發現通過“達成目標后可以如何如何”這類刺激對我似乎根本不起作用的時候,我開始思考那些對我能夠形成正反饋回路的事情,比如,賺錢。我寫程序賺錢,是可以不斷看到錢進入賬戶的,哪怕再小的資金,只要頻率夠高,也會激勵我努力做下去。再比如,當我再修改BUG的時候,一旦我解決了某個BUG,我是可以立刻看到我的努力已經發揮了作用,BUG不見了,這也是一種反饋。還有甚至是打游戲,商超購物,似乎這些反饋回路有兩個共同特點:及時,本身。
所有的反饋都是源自事物本身的,而非外界設定的,比如打游戲,如果說你打死一個BOSS,獲得的不是游戲中的物品或經驗獎勵,而是來自于外界的一杯咖啡,即使再即使,再美味,也沒有游戲本身給的反饋更能激發你的欲望。我認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游戲中的反饋只能由游戲本身給你,而那杯咖啡,美團和餓了么還有咖啡廳甚至雀巢速溶都能幫你實現,這就降低了這種反饋的獲取難度,從而降低了你所獲得的成就感。
那么再反過來看看健身這件事,如果你設置的正反饋,是某種健身以外的物質獎勵,必然也會陷入這樣一個悖論:這種物質獎勵你完全沒有必要通過健身獲得,而是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之所以你這樣設置,只是為了達成健身而給自己增加的限制。這不僅不會讓你對健身產生好感,相反的,甚至讓你更多的把健身和“受限制的滿足”這類不好的思維聯系在一起,更沒辦法做好這件事了。
所以,如果真正的想要找到一件事情的正確反饋回路,那么應該從事物本身來尋找。
我們為什么健身?對我這種年近不惑的人來說,當然是為了健康,為了提高生存質量。當然,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是為了有更好的身材,提高自己未來獲得優質的配偶的幾率,這實際上也是物種繁衍選擇的本能,這樣能不斷提高種族的身體素質,有利于種族的繁衍。好,扯遠了。
既然健身是為了“健康”,那么,我們能不能從健康本身找到正反饋回路呢?
假設有一個值,叫做“健康值”,每一天都在變化,就像你銀行卡里的錢,你上一次健身課,這個值就提升1點,你連續幾天不上課,這個值就慢慢降低。這樣就是一個理想狀態的正反饋回路,能夠快速直觀的體現出你的健康狀態。
但是,這個值并不存在,即使存在又有什么辦法可能測量出來呢?恐怕很難,畢竟,健身的效果不是立即產生的,而是至少要幾個月才能產生。這似乎又回到了本來的問題。
不過,萬幸的是,我還是找到了一些可以立刻看到效果的值。
比如,我身上佩戴了24小時監測血糖的貼片,可以隨時監測我的血糖波動,而一旦我進行健身運動,這之后的大約48小時,血糖波動都會特別小,而我一旦不運動,即使仍然嚴格的控制飲食,血糖波動仍然很大,這就是其中一個正反饋回路,這個反饋回路的時間間隔,已經縮小到了大約24小時。
再比如,高強度的抗阻訓練,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肌肉充血狀態,尤其在練習肱二頭肌的時候,胳膊會整個粗一圈,這樣的反饋,更加及時,甚至達到了“立即”看到效果的狀態。
另外還有體脂的變化,通過體脂稱,雖然這個周期可能會稍微長一些,但是也有非常明顯的變化。
至于體能的提升,大約需要1周感覺到。重量的提升可能需要72小時,但這些對于健身這種反饋漫長的事情來說,已經算是比較及時的了。
當然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應用這樣的思維,努力找到事物本身帶給你的“及時”反饋,從而提高自己的積極性。
4提前準備,降低門檻
即使有了及時的正反饋,可能還是多數時候很難開始,實際上我也感覺到,一旦健身課開始了,雖然練習本身會造成疲勞甚至酸痛,但都是可以接受的,最難的往往是開始準備東西去健身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特意將健身的時間安排在每天上午10點,這是每天精力最充沛的時間,以前一直是放在下午1點半~2點的,那段時間恰恰是我這種習慣早起的人最需要補覺的時間,本身去健身已經很痛苦了,還要放棄午休去健身,豈不是更難堅持?當我把時間改為早上10點后,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了。
這樣我一般是早上9點就開始準備去健身房,到健身房后也有充足的時間熱身,不會感覺時間特別緊張。
另一方面,我盡量減少要攜帶的物品,輕裝出行,也讓心理負擔減輕了不少。
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調整,我現在對于健身這件事,已經沒有那么抵抗和糾結了,當然要真正適應,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它帶給我的這些思考,將不會只是影響健身這一件事,而是可以把這種思維模式,放到很多很多難以堅持的事情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