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帝國是帖木兒于洪武三年(1370年)開創的帝國。鼎盛版圖:其疆域以中亞烏茲別克斯坦為核心,東西從小亞細亞的奧斯曼帝國到中國新疆地區的東察合臺汗;南北從今格魯吉亞一直到印度。帖木兒去世后子孫相位,國家陷入分裂。最終帖木兒的后代在正德二年(1507年)被烏茲別克汗國建立者昔班尼擊敗,在帖木兒的版圖上建立了烏茲別克汗國。
帖木兒出生在西察合臺汗國,大概相當于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地區。帖木兒用方言來說大致的意思是鐵,就是堅硬的意思。這非常符合這位帖木兒帝國君主的性格。西察合臺汗國分裂前是成吉思汗分封四大汗國時期次子察合臺的封地。因為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問題發生了分裂,雙方以錫爾河為界。東察合臺汗國保持原有的游牧生活和風俗習慣,而西察合臺汗國改信仰伊斯蘭教,完成了突厥化,過著定居的城市生活。
西察合臺汗國后期內部動亂不堪,帖木兒和大舅子忽辛合作平定叛亂。叛亂結束后,帖木兒扶植忽辛登上西察合臺汗國的王位。本來兩個人可以一個當國王,一個當兵馬大元帥。但是彼此之間的猜忌,使得兩人貌合神離。
貌合神離的兩人終于在洪武三年(1370年)鬧翻了。內戰爆發后,很快忽辛戰敗,帖木兒帝國誕生了。這一年的帖木兒剛剛34歲。這個年紀精力充沛、如日當午,帖木兒開始了自己長達幾十年的征戰拓展帝國版圖的生涯。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先要整合察合臺汗國。在西察合臺基礎上建立的帖木兒帝國相對東察合臺來說差距巨大。帖木兒用了20多年的時間才徹底擊敗了東察合臺汗國,迫使對方稱臣。此時,帖木兒已經從當年的小伙兒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者。然而帖木兒帝國此時的地盤基本處于阿富汗、烏茲別克一帶。按現在的版圖和近代史也可以知道,這塊地方是四戰之地。處于東西要沖,南北樞紐,位置很關鍵。如果向外擴展,基本上四面八方都得征戰。
東面征服了東察合臺汗國。向北是成吉思汗長子術赤后代的封地——金帳汗國(也叫欽察汗國)。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徹底擊敗金帳汗國主力后,進入伏爾加河下游腹地燒殺搶掠,使得金帳汗國元氣大傷。帖木兒帝國版圖進一步擴大,金帳汗國被迫臣服。下來就是西面的伊爾汗國的分支和南面的德里蘇丹國。西面的伊爾汗國是元朝締造者忽必烈的兄弟旭烈兀的封地,稱霸西亞,無人可敵。但是那是原來,現在的伊爾汗國分裂為幾個小的王朝。帖木兒的態度很明確,臣服的不管,不服就打。伊爾汗國的幾個分支先后臣服帖木兒帝國。帖木兒的目光放到了最后一個南部龐大的德里蘇丹國身上。這個國家是突厥人的政權,此時建國已經超過300年?;旧弦蔡幱谒ヂ淦?,所以很容易就擊敗了德里蘇丹國的象兵,使其臣服。四方臣服以后,帖木兒又發起遠征,目標是埃及和奧斯曼土耳其。經過艱苦的征戰,埃及和奧斯曼土耳其遭遇慘敗。帖木兒帝國版圖達到極盛。
帖木兒雖然沒有蒙古黃金家族血統,但是野心勃勃的他企圖恢復成吉思汗的榮光。最后以將近七十歲的高齡,率領數十萬軍隊企圖遠征大明朝。戰線太長,補給非常困難。據史料記載,先鋒士兵都需要種植糧食等成熟后供給后方的部隊補給食用??梢娞緝合铝硕啻蟮臎Q心實現他心中的理想。但是最終在征途中病逝,軍隊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