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4年,在烏茲別克的首都,撒馬爾罕金碧輝煌的宮殿里,一個身高近1.9米的頗足瘸子,指著不遠萬里來訪的大明使節鼻子說:“你們的豬可汗叛父害侄,是一個大混蛋!我現在要去討伐他!”
這位囂張的瘸子,叫帖木兒,統治著當時中亞最強大的軍事帝國,帖木兒帝國。明朝時節是奉明成祖朱棣旨意,到帖木兒帝國討要多年欠賬的,此前帖木兒是向朱棣老爹朱元璋進貢的藩屬國。
遠隔萬里,剛從侄子手里奪取到大明江山的朱棣,并不知道,此前六年間的帖木兒,已經用彎刀和鐵蹄,橫掃了小亞細亞半島。
帖木兒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其祖先是成吉思汗之孫、窩闊臺第四子哈剌察兒。他比朱元璋小8歲。
帖木兒出生于烏茲別克斯坦的沙赫里薩布茲。帖木兒本來是西察合臺汗的駙馬,慢慢攀附權勢爬上高位,不斷把中亞周邊的勢力收入囊中歸為己用,等到中亞一帶基本穩定之后,集中力量建設首都撒馬爾罕。他在打仗時被射傷了腿,成了跛子,人稱跛子帖木爾。
帖木兒戰勝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后,與1398年,他攻入印度,把德里蘇丹國殺的血流成河。德里蘇丹國并非孱弱對手,曾擊潰入侵的蒙古大軍,但在帖木兒的大軍面前,猶如面團,此役德里被帖木兒嗜殺成性的軍隊,屠殺了十幾萬。
1399年帶1401年期間,帖木兒南征北戰,所向披靡,中亞諸國再次為自己命運擔憂:一個世紀以前,蒙古人噩夢般的記憶,再次被喚醒。而在一個世紀前,曾經在巴勒斯坦,全殲過蒙古遠征軍埃及馬穆魯克騎兵,卻在一年之內就被帖木兒痛擊過兩次,帖木兒和起祖先成吉思汗一樣,在一路征殺中,屠城無數。
1402年,帖木兒迎來自己一生征戰中的巔峰,在7月20日的安卡拉會戰中,立國一百二十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全軍覆沒。此役帖木兒的軍隊,并俘虜了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巴耶西德。
要知道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鼎盛時期。巴耶西德的軍隊,不久前幾乎全殲了歐洲神圣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與法國的十萬聯軍,被認為驍勇無比,帖木兒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徹底摧毀了這支軍隊。
此時帖木兒的帝國,已經橫亙在中亞河中地區和印度河流域,成為當時一個超強帝國。
所向披靡的帖木兒,以成吉思汗子孫自居,他也確實有著成吉思汗的基因:屠城嗜殺,制造人頭金字塔。也帶著勝利者的野蠻和狂妄,他把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巴耶西德關進野獸籠子里,強迫塞爾維亞公主德絲皮娜在宴席上脫光衣服伺候自己飲酒。
驕悍的帖木兒,又把目光瞄向了東方帝國:大明王朝。為了攻擊大明王朝,帖木兒暗地策劃,精心準備。
但帖木兒是個有謀略和智慧的人,在這之前帖木兒韜光養晦,自認大明藩屬,主動進貢覲見,派使者進入大明接觸朱元璋,窺伺大明虛實。
朱元璋去世,得知朱棣和朱允炆,因削藩發生靖難之役后,帖木兒認為攻占大明的時機已到。他開始著手準備這場世紀之戰。
1404年冬天,帖木兒為了防止遠征大明的計劃泄漏,勒令所有外國人離開撒馬爾罕。
在帖木兒心中,只有征服中國,他才能名正言順地成為成吉思汗。
帖木兒遠征大明,已經有了詳盡的進軍線路,為了這次遠征,帖木兒在行軍地圖上面標明了所有的水源地,為了保障遠征大軍的糧食供給,帖木兒想出一個辦法:安排一部分士兵沿路屯田
這次帖木兒對大明王朝的遠征,史稱“帖木兒東征”。
據當時在撒馬爾罕的阿拉伯人回憶,帖木兒對這次遠征,做到了糧積若山,馬羊成海。
公元1404年11月27日,帖木兒率軍出發,踏上這場兩個超級大國的世紀之戰。
公元1405年新年,帖木兒的前鋒部隊,從塔什干出發的右路軍翻越天山,1月6日推進到伊犁河。當日地球、土星、水星連珠,巫師占曰不利兵主,帖木兒心情大壞。
帖木兒的部隊推進至錫爾河時遭遇大雪,帖木兒駐扎了五十天,等待河水封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