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聰明的笨人
我們想著做一個聰明人,但什么是聰明人,什么是笨的人?這并沒有什么一個確切的概念。
而且我們會發現聰明的人也會做很蠢的事,笨的人也會有很聰明的一面。
比如網上最近一個新聞,一個博士,打電話半小時被騙三十多萬。
我覺得自己挺聰明,但是我曾經分享過的故事,我打不開一個學摩托駕校的大門。還有我買的摩托車,后座子我怎么也都打不開,也無法鎖上。
明明很聰明,卻打不開門,打不開車后座子……直到后來我才發現了訣竅才會做了,由笨拙而變得不笨。
比如,lol英雄聯盟里面有一百多個的英雄,你某個英雄非常厲害牛逼。但當你換個新英雄去玩時,尤其是操作難度很大的英雄。比如亞索、盲僧、劫……結果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笨得要命,連隊友都在罵什么小學僧、托兒索、兒童節……
但是當熟練了操作,反而逐漸變得厲害了起來。
所以,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是聰明人,每個人都是愚蠢的人。術業有專攻,有所知道的,有所擅長的。
在你知道的、擅長的領域里,你就是高手。在你懵懵懂懂,一無所知的空白領域里,你就是菜鳥,大白癡。
所以,聰明是一種相對的存在。那么我們到底要如何更加聰明呢?
聰明其實是在某個領域的表現
我們總覺得聰明是件很好的事,能夠更快速的反應,解決問題。
但是這個領域的聰明人,在另一個領域里就成了白癡,被割的韭菜。
所以,聰明與否,與我們大腦中相關的知識點有關。你經歷過的、學習過的,想到的,總結的知識、理論。
當然就算是同樣的領域里,有人是入門者,有人是行業的專家。這與其知識的深度、廣度、整合程度,以及掌握的熟練度有關。
最簡單的開車。大家都害怕女司機,可是我外甥女一個女司機,開車比我還溜。經常因為我市區停不好車,而為我著急。
為什么?因為她經常開車,開了幾年的時間,而我偶爾開開。于是打小開柴油三輪車的我,在她眼里反而笨笨的樣子,這就是掌握熟練度的問題。
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我們經過學習、練習、思考而總結提煉為自己的知識、技能、能力,從而變得很厲害、聰明。
所以,無論我們如果想要變得聰明,那么就在自己專注的領域里,更多的去構建知識、技能、能力體系。而且越是高手,他們的知識越是凝練的。
去學習、思考,那么就會在自己的領域里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而無論你多聰明,當你重新進入一個新領域,白紙一張時,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厲害,很牛逼。
而是俯下身來,用心去跟那些前輩先知者而學習的。
而隨著時間,你能夠不斷構建起知識、技能、能力的意識時,你也逐漸聰明起來、厲害起來。
那么我們要如何更加聰明?
如何變得很聰明?
任何人其實都可以變得很聰明。就是盡可能在自己的領域里不斷完善知識、技能、能力。
把那些零星的知識點聯結起來,構成知識體系。成為行業的高手。你就在自己的領域里,表現得越來越聰慧。
而且越是高手、聰明人,就越是喜歡下笨功夫。結硬寨、打呆仗。
然后不要對別的領域過多的評價,因為你實在是不懂。
還有就是不要輕易的轉行,隔行如隔山。轉來轉去,一切都得重新學起,最后什么都是小白,一點積累都沒有,那就注定沒有什么大的發展。
如果實在想轉行,你也要將自己當前領域的知識、技能學精通了。那么再轉行時,也會帶著已有的知識,進行更好的學習。因為知識、技能、能力這些東西,在底層都是想通的。
所以,我們做事的簡單策略就是,想要成為聰明人,就得在下笨功夫。找到擅長的地方,專注自己的領域,不斷積累、迭代。并不輕易轉換賽道。
盡可能掌握你領域的規律。掌握某一領域的人,都是非凡之人。
最后
在我們已知的,已會的,經常練習的地方,我們就會表現的更為聰明。
而如果我們在接觸到新的領域,再聰明的人,也會表現的笨拙。
這樣看來,每個人都是聰明的,也都是愚笨的。
故人要養成一個謙虛的狀態,不要一點的聰慧而過高太高自己,也不要太自卑。
而是更專注在領域里,先將自己領域里的知識、技能、能力掌握了。不斷迭代自己已有的知識、技能結構,變得越來越厲害。
掌握一個領域的規律就已經很厲害了,然后再去擴展其他領域也會相對說更加容易。
最后,你我都是聰明人,也都是愚笨的人,但是都能夠越來越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