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要么不停的哭鬧,要么就是精神萎靡不振,讓人看著抓心撓肝的難受,恨不能把他的病抓下來安在自己身上,或者有什么靈丹妙藥,給孩子一吃就好。
可是,不但孩子的病我們沒法轉移到自己身上,就算想帶他去醫院看病,也是一大難事。醫院門口、診室、大廳,各處都能看到撒潑打滾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都有。
我家大寶是屬于不懼醫院,不懼抽血打針的省心孩子,我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第一,不要騙孩子!不要騙孩子!不要騙孩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上次在醫院排抽血的隊,聽到一個媽媽對著不停哭鬧的孩子說:“別哭別哭,我們不抽血,就是給阿姨檢查一下小手是不是干凈。”我真心忍不住想問問她:“你是不是當你的孩子傻?!”
謊言說再多遍也是謊言。狼來了的故事從小我們就聽,你每次都騙孩子,而且謊言馬上就會被戳穿,他怎么還會相信你?
經常有家長在去醫院的路上哄騙孩子說:“我們不去醫院”、驗血的隊伍里對哭鬧的孩子說“我們不抽血,保證不抽血”,您難道不覺得現實會赤裸裸的打臉?
孩子生病本來就心情不好,而且對醫院恐懼,再遭到最親近的人的欺騙,那種無助和憤怒也只能通過嚎啕大哭來表達了。
第二,直言相告,接納孩子情緒
“上個醫院你哭什么哭?”、“你都多大了,打個針還哭,還不如小寶寶!”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就算沒說過,至少也聽過。語氣中的嫌棄和鄙夷,把孩子徹底推到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可憐境地。
打針疼不疼?疼。抽血疼不疼?疼。說實話,對于打針、抽血,作為一個成年人都會有點心慌慌,為什么要對于孩子的恐懼視而不見?
實話告訴他:“寶貝,我們一會要抽血,可能有點疼,但是一下下就好。”讓他有心理準備,不至于在心中無限放大抽血或者打針的疼。
接納他的情緒,可以這樣對他說:“抽血有點疼,要是你有點害怕,想哭的話就哭一會,媽媽在這呢。”讓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孤獨面對,有媽媽理解他,陪伴他。
第三,注意孩子的點滴進步,表揚加鼓勵
當孩子克服了心中的恐懼,有了好的表現,一定要加以表揚和鼓勵,對他的努力表示肯定和認可。
注意,表揚孩子要真誠,不要一句“你真棒”來敷衍他,可以這樣說:“寶貝,剛才大夫阿姨要看你的嗓子,你都沒哭就給她看了,你表現的太勇敢了,媽媽真覺得開心,你比上次進步多了。我覺得大夫阿姨可能都沒見過你這么勇敢的小朋友。”
孩子聽了這樣的表揚,一定會在心中減少很多對醫院的可怕印象了。
如果您的孩子害怕去醫院、害怕抽血,害怕打針,試試我的建議。真心希望所有寶貝都健健康康,遠離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