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復復一年的百度外賣的“外賣”大戲,在各種版本被傳過的風生水起后,終于要塵埃落定了。
根據媒體披露的消息,《財經》記者獨家獲悉,餓了么把百度外賣裝進自家的口袋,總共分兩塊:第一,百度外賣5億美元出售;第二,百度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資源給餓了么,作價3億美元,包括手機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圖,年限為五年,百度搜索年限為兩年。所以,總共收購價格為8億美元。
當百度終于外賣掉了“百度外賣”,吃瓜群眾們將眼光鎖定了未來關系著我們日常三餐的外賣市場將上演怎樣的好戲。不過千萬別以為外賣只是外賣,那滿街穿梭的外賣小哥們送的不僅僅有客戶們填飽肚子的訂單,更有BAT巨頭競逐新布局的夢想。
首先,盡管出局在線外賣,已經宣示要ALL IN AI的百度終于要放下外賣,重塑自我了。對于已經將戰略定位于人工智能的百度來說,外賣早已成了食之無味的雞肋,地位下降,費用削減,被舍棄是遲早的事情。對于百度來說,盡管5億美元的作價,無論是與百度此前的巨額投入相比,還是2016年20億美元的估值相比都有巨大落差。但甩掉并不占優勢的業務,換回真金白銀去專注于面向未來的核心業務,對于百度來說,還是劃算的。
更何況,百度當初宣布進軍O2O,資本市場是并不喝彩的,而近年來百度在搜索引擎核心業務以外的探索亮點不多,反而讓百度在互聯網新時代的競爭中處于下風,在資本市場上的體現十分直觀。當阿里、騰訊都已邁過4000億美元市值的大關,百度的市值仍然在七百多億美元,還面臨著來自京東等一幫對手追趕。而出售外賣業務后的百度,重回自身既定的核心軌道——“ALL IN AI”至少聽起來是更具雄心的故事,更容易贏得投資者的認可。
接下來呢,在線外賣市場的三國殺只剩下了餓了么和美團,可餓了么背后是阿里爸爸,美團背后也站著騰訊,其實故事又回到了這兩大互聯網巨頭了。
有關在線外賣市場的具體份額分布,一直有著不同說法。不過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餓了么和美團兩強領先,但誰也沒有絕對優勢。例如艾媒咨詢公布的2017上半年數據,在線外賣平臺的用戶份額前三位分別為:餓了額41.7%、美團41%、百度外賣13.2%;而在比達咨詢發布的2017年Q1外賣市場數據中,市場前三名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分別是36.5%、33.0%、17.3%。
毫無疑問,餓了么與美團的市場相持戰中,百度外賣加入餓了么,讓餓了么瞬間取得了市場份額的巨大優勢。因為從過往經驗看,在雙寡頭局面中,一旦有任何一方占據超過一半的份額,強者恒強的定律將會使得領先者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優勢,甩開與原來對手的距離。對于美團來說,未來市場競爭的難度已經在一夜之間陡然增加,面臨的挑戰將更艱巨,投入的代價和資源也將更大。
但不管難度多大,對于兩家外賣巨頭背后的阿里和騰訊來說,在線外賣戰場將都是不能輸的戰爭。
首先,在線外賣已經成為O2O行業交易規模與打車并存,且還在不斷壯大最大的領域,如此的市場機遇,百度退出后,阿里和騰訊已經更加沒有理由不在其中分羹,更沒有理由向已經在眾多領域交鋒的對手亮出白旗。這既是市場利益的里子問題,也是市場競爭的面子問題。
其次,在線外賣的瞄準的年輕群體以及群體高頻次的使用習慣,無論對于阿里還是騰訊,都是必須占領的用戶陣地。誰掌握了在線外賣市場,誰就多了一層貼近用戶,并和用戶高頻溝通的流量入口。
再次,在線外賣平臺早已經成為阿里和騰訊自身戰略延展的重要支點和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環。無論是移動支付的應用,用戶生活場景的滲透還有自身其他使用場景的聯動和豐富,其實都離不開在線外賣這樣一個重要的平臺,阿里的電子商務離不開,騰訊的社交同樣離不開,這也是兩家企業為什么當O2O風口早已過去,卻必須不斷力撐餓了么和美團前進前進再前進的原因。
所以,百度外賣的出售,不是一次單純的行業變局,更可能意味著一場牽一發而動全一身的巨頭新戰爭,而無論是做減法還是做加法,目的都只有一個:強大自己,超越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