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strong>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后說:“考慮兩次就足夠了。”
凡事三思,或者只是優柔寡斷。因為把個人利弊看得太重,就難于行事。
這篇文章不同的角度來看,會有2種截然相反的答案。
第一種解釋,季文子做任何事至少想三遍?!叭痹诠盼闹醒远?,就是翻來覆去地想,反復琢磨、分析,最后才去做??鬃釉u論他說“再,斯可矣”。
孔子認為,一件事情思考兩次就差不多了,別想太多,一旦想的太多,就有可能做不了了。有一句話叫做“筑室道謀,三年不成”,意思是如果你要蓋一座房子,跟每一個路過的人討論應該怎么蓋,那這房子三年你也別想蓋起來。所以這種解釋的核心思想是,想的太多,就會優柔寡斷,難以落地。
第二種解釋,孔子說,季文子做事總是三思而后行,但即使這樣還是不夠,就是這個“再”字是說一而再,再而三的意思,還要再想一遍,還應該再謹慎一點,其實這個解釋也有道理。
兩種解釋反映出對孔子做事的兩個判斷,第一個孔子考慮問題更簡單,更果斷,只要思考兩次就能落實。一種是孔子考慮問題會很復雜,考慮到方方面面,盡可能多想。
那現實生活中,我們平時的日常決策,基本兩次就夠了,但是事關生死存亡就得反復的想反復的權衡利弊了。
比如對于前者,今天我就遇見一件事,之前的領導今天問我最近工作的一些事情,我大概描述了一下,然后他說他那邊現的開發明天就要走了,說讓我把這個東西后續做一下。其實第一次我考慮我現在的實際情況,短時間是沒有太多時間的,本來想唐突一下,不接這個東西,在考慮一下, 我在他下邊的時候,他還是很照顧我的,也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很長時間周末沒加過班了,不行就周末幫他趕下進度。于是就爽快的答應了,并且晚上就開始跟進項目。
其實需要考慮的還挺多的,比如這個項目如果分了精力,現有的目標是不是會受影響,要不要和現在的領導溝通一下,我最多能分多少精力在那邊,影響我自己的績效怎么辦,如果全力去支持,這邊的團隊目標怎么辦,不全力支持他那邊的項目是否能在時間和質量是讓他們滿意,如果不滿意對我是不是一種損失。
這么想下來,基本就沒邊了,確實應了這一章,思考太多就會難以落實,這種情況,如果是你們,會如何抉擇呢?
對于后者我剛好也有個生活上的案例,我姐去年在郊區搞了個民宿項目,開業沒幾天,遇上暴雨,把那邊路給沖垮了,后來又趕上西安的疫情,基本就處于一個停業的狀態。前陣子說有看中一個好的餐飲 的鋪子,想承包下來,搞主題餐廳,我不知道她有沒有仔細權衡個方面因素,反正我是想了一晚上沒睡著。
第一,她們本來就沒啥錢,一直生活的很緊張,我姐夫在外邊一個人掙錢,家庭開銷很大,這次是抵押房子在搞這個事情。第二,他們是合伙在弄,民宿和這個都是跟著別人在弄,雖說合伙人都是關系非同一般的人,但人家的情況可能和咱們還不太一樣。第三,餐飲行業了解多少。第四地段人流,明知道不行,要搞主題餐廳,如何確保這個主題能帶來流量。第五主題餐廳如果確定下來,要不要運營設計人員規劃一下餐廳的風格,靠你們自己,有審美能力嗎。第六之前民宿項目可能對食譜要求不高,農家風味加上自己下廚,勉強能搞,現在這個以食譜為主,誰來做?廚子是否能請得起?第七主題如果不靠譜,餐廳的飯也沒有特色,或者不夠吸引人,后續咋整?
總之我是反對這件事情的,因為關系到你自己后邊很長一段時間的生存問題,還有房子都抵押了,作為老百姓還是慎重點好。
最后,總結一下,90%的事情,不要考慮太多,要果斷,10%的事情,應該盡可能方方面面的去思考。大家有什么主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