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之前也看過一些書,那些對社會現象的各種表達方式都深深地打動過我。心底有一陣子涌動表達的欲望,最后都被懶惰占上風不了了之。)
這本書講一個四十歲的男人史催蘭有一份體面的經濟人工作,養活一家四口綽綽有余。妻子酷愛外交且舉止言談得體,一對兒女長得漂亮乖巧。這個家安靜祥和了17年,忽然男主人就離家出走了。所有的人都在想,是什么樣的女人在勾魂。事實證明他只是為了喜歡畫畫而靈魂出竅了,達到不顧一切拋妻棄子的境界。他的妻子不愿意接受他這種離譜的離家理由,在人面前捏造他和舞蹈家私奔了。他的妻子是聰明能干的家庭主婦,在失去經濟來源的情況下也能靠自身的智慧養活自己。一雙兒女則有無子女的姐姐家全權負責,衣食無憂。她精干,覺得女人養活自己是很丟臉的事。希望女兒將來能靠男人生活,那樣在人前才有顯擺的理由。
夫婦倆共同生活17年,她從來不知道他最喜歡的是什么。他也懶得讓大伙兒知道他喜歡的是什么。
他從小就喜歡畫畫,父母說畫畫不能當飯吃,只能學一些實用的東西。他按著父母的期望成長、成家,但是他不快樂,經常偷偷地去學畫畫。
他下定決心離開原有舒適的生活,流落街頭一心只為畫畫。當許多人都把他當作瘋子而不理睬他的時候,只有一個叫史特洛夫的畫家說他的作品了不起。其實吧,史特洛夫從小不喜歡畫畫,是母親覺得畫畫是高端藝術而捧著他去學的,他的畫作不出色。史特洛夫有非凡的美術鑒賞品味,但是自身就是創造不出讓人欣賞的水平來。
吏崔蘭離群索居,沒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病得爬不起來也沒有人知道。史特洛夫在人前游說,希望有人能買下史崔蘭的作品改善他的生活,人們都覺得那是無稽之談。史特洛夫崇拜、愛戴史崔蘭,說服妻子把病入膏肓的史崔蘭接回家來照顧。妻子在照顧吏崔蘭的過程中愛上了他,并且為他去死。史崔蘭窮困潦倒,一有點錢就去買顏料來畫畫,他的眼里沒有朋友義氣和兒女情長,只有沒完沒了的畫。
史特洛夫把史崔蘭帶回家,家散了。雖然史特洛夫也妒恨這位偶像,但他還是不計前嫌地去接納他,愛他。史特洛夫最后回到父母身邊,耕地干活,算是能做回本真的自己。
史崔蘭流浪到一處原始美景中,獲得一位妙齡少女的愛,愿意養他、為他做他喜歡做的一切。即便是他后來患上人見人怕的麻風病,她也依然不離不棄,直到他的生命枯竭。
史崔夫直到死,他的藝術品在別人眼里都只是一坨屎,說他是瘋子。死了,才有人說他是了不起的藝術家。他的原配夫人找了一些他的仿制品掛在墻上,引以為榮。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為了喜歡的癲狂狀態以及社會偏見的炎涼。
昨天有看風煢子更文,內容和《月亮與六便士》表達如出一轍:沒有人關心你的愛好和理想,ta們只關心的是你能掙到多少錢。換回來,當你的一種愛好不能用金錢的價值表現出來,你就是不中用的。
我真好。掙錢少,還沒被人嫌棄(捂臉),還能有時間去干不掙錢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