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點名、收作業、分發新書、收午托錢、保險錢、布置大掃除任務、監督大掃除、開班主任會議、上安全第一課……在這個新環境里,頂著“班主任”頭銜的我,有點慌亂了,感覺沒有一件事情處理得好。
完全點爆我焦慮情緒的是,校長的一條私信,覺得我們班午托人數少了很多,讓我了解情況。就是這條短信,讓我擔憂了一個晚上,怎么跟家長開口呢?是不是因為我是新班主任才會這樣?領導會不會因為這件事對我有不好的印象?
雖然焦慮,我還是告訴我自己,得擁抱焦慮,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不然這個情緒會一直存在,還會間接影響其他事情。
于是,我尋求我搭班老師的意見,她建議我再班級群里再發一次午托通知。我接受她的建議,重新組織語言,很誠懇的再發了一次。雖然人數有稍微增加,但跟其他年段的班級相比,人數還是相差懸殊。
我不禁思考,真的是我的問題嗎?還是孩子真的不需要午托?我得去找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況,她已經不在這個學校工作了,但是通過我的努力,還是找到她的聯系方式。她跟我說,以前的午托的人數跟現在差不多了,不用跟其他班級的人數相比,我們班有午托需求的人數就那么多。因為這位素未謀面的老師的反饋,我的心一下子就放寬了。
焦慮情緒是因為怕自己完成得不夠好,怕別人對自己有看法……這些被主觀想法所左右的情緒,其實都是庸人自擾之,雖說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但永遠記住,不要急著否定自己,學會與焦慮情緒和諧相處,辦法總比問題多,會找到好辦法解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