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不僅事關一地一域發展,更事關“國之大者”、黨之大計。要充分認識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大意義,始終高度自覺、矢志不渝堅守這一從政之基、履職之要。推動黨員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需要持續營造積極向上的整體氛圍和生態。要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和措施辦法,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真正把正確政績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打出教育“組合拳”。堅持教育為主、預防為先,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強政績觀教育。持續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正確政績觀真正鐫刻在靈魂深處、體現到行動之中。開展系統教育,把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列為各級黨校培訓的必修課程,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教育培訓,引導干部從思想深處解決好政績觀問題。做實日常教育,在理論學習、干部培訓、組織生活等過程中,突出政績觀熏陶和教育,及時糾正和消除思想行為偏差。
用好考核“指揮棒”。增強考核的系統性,把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情況納入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實績考核范疇,兼顧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風險防范等工作實績,既看結果又看過程,既看產出又看成本,綜合作出評價。增強考核的精準性,完善評價體系,改進考核方式,對不同區域、不同部門、不同類型開展差別化考核,客觀判斷個人貢獻與集體作用、主觀努力與外在條件、顯性業績與潛在業績,確保考實考準干部政績。增強考核的引導性,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表彰評優的重要依據,獎優罰劣、獎懲分明,引導督促干部遵循科學規律辦事、依據制度規范履職、腳踏實地推動發展。
強化監督“硬手段”。堅持把政績觀錯位問題作為干部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健全履職用權風險提示機制,倒逼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及時糾偏正向,加強對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突出對“一把手”的監督,通過談心談話、提醒函詢等手段,及時發現和糾正政績觀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保持高壓態勢,緊盯權力觀異化、政績觀扭曲、事業觀走偏等問題,強化監督執紀,形成強力震懾。推進建章立制,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聚焦重點領域、崗位和環節有針對性地完善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出現政績觀錯位問題。
樹牢用人“風向標”。突出正確導向,堅持以發展論英雄、以實績論功過,大力選拔真抓實干、業績突出的干部,堅決不用動機不純、作風不正的干部。加強識別研判,重視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鄉村振興、風險處置等一線了解干部,結合日常表現、突發事件表現和一貫表現比選擇優,真正把能人干將選出來、使用好。注重正向激勵,認真貫徹“三個區分開來”要求,落實激勵關愛干部政策措施,用好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等機制,旗幟鮮明為實干者撐腰、為擔當者負責,讓干部放心大膽開展工作。
營造爭先“大環境”。堅持以上率下,從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做起,以身作則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廣泛開展宣傳,深入宣傳正確政績觀的重大意義和核心內涵,推動干部身體力行,引導群眾積極監督,營造合力推進的濃厚氛圍。強化典型引領,挖掘和推廣先進典型,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各級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推動形成學習先進、爭先創優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