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活著,曾真正去感受過自己的需要?
圖片發自簡書App
身體的感受,吸氣呼氣,放松的需要,對回歸自然本性的需要,被愛的需要,溫柔以待的需要;
內心情緒的感受,它總是被封閉,被忽視,被打壓,不知道它也有渴望被看見、被聽見、表達的需要;
靈魂的感受,它吶喊,它想解脫囚困,從老舊信念系統、創傷的牢籠中獲得自由。
失聯,失聯,各種失聯。
有一天你從夢中驚醒,流著淚,環顧自己,倦乏的身體、脆弱的關系,事業,未來……哭著問:我也想好好愛自己,我該怎么辦,無助,我需要幫助,我是誰?我為什么在這里?……
神愛世人,神一直都在。你是知道的,不是嗎?
親,你能為自己做些什么?
溫柔以待自己和萬物;
對自己好,從關愛自己從保護身體開始,永不放棄生命,珍惜這個生命;
關照好心情,打開封閉的心聆聽到神的聲音,不要囚困它,讓它自由;
放棄對他人的撐控,學會信任;
放掉老舊的思想與對創傷的留戀;
試著可以象傻瓜一樣沒心沒肺地活著,活在每個當下。
好好連接呼吸放松身體,放掉一切那本不屬于你的,也不可能是你的,不用再緊抓著不放;放下一切想的,要成為什么的,那些證明自己的。
看見你就在這里,靈魂住在這個身體里,通過身體表達身口意,看見你自己是個自然而然的人。你也是知道的,不是嗎?
--鈞蘭2016年6月13日于廈門靜悅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