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
[英]喬治 阿克洛夫,羅伯特 希勒 著
黃志強 徐衛宇 金嵐 譯
中信出版社
即使你沒有學過經濟學,也能很輕易地看懂《動物精神》。作者將經濟學知識寫的十分淺顯,語言生動,大量舉例,不失為擴展視野的一個好選擇。
本書主要的切入點在于宏觀(不限于宏觀)經濟學中關于 "理性人"的假設。在經濟學中,我們把每個人抽象成“理性”的,即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采取的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換句話說,在經濟學中,人是“唯利是圖”的,只有把人的行為規范在這樣的條件里,經濟學家才能預測他們的行為,從而運行經濟學眾多嚴謹的模型。
但是,人真的是理性的嗎?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凱恩斯提出了“動物精神”的經濟學術語,指的是導致經濟動蕩不安和反覆無常的元素,還用來描述人類與模糊性或不確定性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人們漸漸發現,有些經濟學現象(例如前些年的金融和房地產危機),用建立在”理性人“假設上的經濟學不能很好的解釋,這些現象是由人們不斷變換的思維方式引起的,通俗來講,是由人的”七情六欲“引起的,這就與理性人的假設背道而馳。
《動物精神》正是從這一角度延伸開來。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動物精神的五個組成成分:信心,公平,腐敗與欺詐,貨幣幻覺和故事,每一個闡述的方式都別出心裁,時而列舉案例,時而用實驗證明,時而結合當下的實事;第二部分則從動物精神的角度,應用第一部分的理論,解釋八大用理性人無法解釋或解釋不好的問題,比如為什么經濟會陷入蕭條,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等。
本文作為一篇讀后感,對動物精神理論的五大組成部分進行簡要概括,而對八大問題則不作詳細解釋,為的是讓讀者能夠自己應用動物精神理論,嘗試著去解釋這些問題。
五大組成要素中,信心是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想對顯而易見的。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人們就會買進;缺乏信心時,人們就會退縮?!靶判摹痹趧游锞竦暮x中,指的是“我相信”,并不是說我掌握了全部的信息作出合理的預測,因此產生的信心。它可能只是一種“直覺”,好像這個舉措看起來是正確的,就好像日益增長的房價,真的是因為土地的稀缺而造成的嗎?是不是因為人們對投資房地產的信心“我覺得買房是穩賺不賠的”這樣跟進的買入導致了價格的上漲?
公平,腐敗與欺詐這兩個元素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如果人們對自己的工資感到不公平或者覺得腐敗與欺詐盛行,人們的信心就會減弱,從而導致一系列經濟問題。書中列舉了幾個實例,詳見思維導圖。
貨幣幻覺則指的是人們的決策會受到名義貨幣的影響。還舉房子的例子,人們經常說“二十年前我花十萬塊買下了這套房子,現在它已經漲了十幾倍了”從而覺得投資房地產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但是,這十幾倍中是否排除了日益增長的通貨膨脹呢?事實證明,房價的增長似乎還不如通貨膨脹來的快。人們總是有這樣的錯覺,如果人們是理性人,那他只會看相同的一百塊在十年前和十年后能換多少東西從而理性的做出決策,就不會有這樣的貨幣幻覺。但是實際上,這種貨幣幻覺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所有的工人都不喜歡降薪,但是假設出現了通貨緊縮,降薪是合理的,工資從一百塊降到八十塊也能買到原來值一百塊的東西。如果人們是理性的,就不會抵制減薪。但事實上呢?減薪讓人們覺得不公平,這就是貨幣幻覺存在的一個例證。
故事這個要素則更為有趣。人人都喜歡聽故事。社會心理學家羅杰 尚克和羅伯特 埃布爾森認為,人的記憶,實際上是圍繞故事來排列的。想想我們的讀書年代吧,多少人記不住老師的知識,卻念念不忘老師上課的段子。一些經濟故事,比如淘金者經過艱難險阻獲得巨大財富的英雄故事直接激發了淘金熱,還有當今互聯網時代眾多創業成功者那勵志的故事激發了一股全民創業之心。這里的故事換一種說法,可能就是“雞湯”,人們對故事的記憶遠遠牢固于枯燥的道理,但是故事中有可能放大一些寫故事的人想表達的意思,從而忽略了本質。雞湯中說的那些故事往往深刻了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挫折,或者婚戀觀中比較敏感的,例如直男癌這樣的概念,往往讓我們忽略了背后的本質。人總是愿意跟著故事走的。
以上,就是動物精神理論的簡要解釋。你可以試著運用它來解釋思維導圖中的那八個問題。如果你不確定這八個問題的答案,可以翻開《動物精神》來確認你的解釋。下一次,在生活中遇到經濟學問題,當運用傳統的理性人假設無法解釋,或者你覺得牽強時,嘗試一下“動物精神”理論。
我相信這是一個新視角,會讓你除了教科書教給你的知識外,擁有另一種思維。
鳳兒,在讀大學生。
相貌平平,資歷平平,成績平平.
唯有一片腦海波瀾起伏,有美人,有英雄,有天下,有山水。
文章歡迎指正,轉載務必私信,喜歡請戳下方紅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