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楊洋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里面講述了三個人的愛情,鄧超飾演的陳末、岳云鵬飾演的豬頭以及楊洋的茅十八。不同的人不同的愛情,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結局,有喜有悲,像青春的縮影。
有人說,電影是用簡短的故事表達人生態度、傳達生活該有的方式,它是你生活中所經歷過的一切的簡影,會讓你在偶然間得到困惑已久的問題答案,或是給你某種力量向上、去前進,但是這種力量是短暫的。所以啊,不是遇到喜愛的題材或是喜歡的明星,一般我是不看電影的。
在這個故事中,令我觸動的是如今最平常但卻最能體現子女孝心的那個片段:老年癡呆的媽媽坐在樓梯上等著兒子陳末回家,但兒子就在眼前她卻不認得,她掏出手機打電話詢問,兒子坐在一旁耐心陪著她“陳先生、劉大姐”。陳末接電話行云流水的動作讓我不禁想:這種情況應該發生很久了吧。我也忍不住反問我自己,將來,自己的爸媽變成那樣,我會不會那么不厭其煩的去照顧他們,像是沒有猶豫的,我在心底對自己說:是的。
誰從誰的世界路過,誰又留了下來。我喜歡楊洋,所以茅十八被捅的時候我哭了。他們的愛情來得太快,但是感情卻說不了假話,以為遇到可以廝守一生的人,不曾想上天只安排了一場相遇。我覺得荔枝是勇敢的,她想要的她就去追,而現在的我們,都是驕傲的自卑者,有幾個人能做到那么大方呢。
美女與野獸(暫時那么比喻),向來是現如今備受關注和津津樂道的話題。豬頭的一味付出和一往情深讓觀眾有些惶恐,隱隱約約希望他能幸福又害怕的覺得他肯定落得一場空,分手后他選擇了流浪,流浪在她去過的地方。有些人從你的世界路過卻碾壓出時光洗刷不掉的印記,你想追著這些印記把那些人尋回,可他們早已坐著飛機離去。
陳末是這個故事的主線。說到陳末,不得不先騰出點地方夸夸鄧超的演技,實在只能用“完美”二字形容,表情的收放、感情的隱忍和噴發,每一個細節的配合都恰到好處、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癡情但他嘴賤,他愛小容但他嘴硬,他曾溫暖但他孤獨。陳末以為他只愛小容,卻不知不覺的胡了把“十三幺”。幺雞無聲無息的趕走了他的孤獨,占滿了他的寂寞。那條短信讓所有人以為幺雞只是路過陳末的世界,幸運的是,最后他們應該是走到了一起,給這部有著不同年紀的悲傷的電影,這感覺怎么說,不像是安慰,倒像是吃了一盤白菜發現里面有塊肉,讓人因為這塊肉而回味這盤白菜,顯得有了些特別的希望。
我的生命中,路過了哪些人又留下了哪些人,我不知道。曾以為自己喜歡的人會留在自己的生命里,陪伴至永遠,但只是青春遺夢相識一場。
我期待,未來有個人,帶著遠方斑斕的星光,踏著三千丈紅塵朝我我奔來,只要他留下,我愿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