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荷花飄香的季節(ji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筆下所寫的西湖六月這一處美景,就在眼前。佇立荷塘邊,寬闊的湖面上微風吹拂,無數(shù)的蓮葉,遠遠近近、淡淡濃濃織成重帳層幔,幾枝紅荷,點破層綠,在風中搖曳。不知何處飛來的幾只翠鳥“撲剌剌”掠過水面,欲停未停,益顯出荷塘的渺遠靜謐的意境。美景如畫,怎能不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更令人陶醉是古往今來文人雅士所追求的荷花的清雅、高潔人生境界。荷花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僅僅是花、葉以及分泌出的揮發(fā)性芳香等物質層面的東西,而帶有較強的文化內(nèi)涵,這種文化內(nèi)涵通過繪畫、雕刻、陶瓷、織繡等物質生活中事物傳播和強化,并不斷注入新的思想理念。
荷花又稱蓮花,古稱芙蓉、菡萏、芙蕖,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種類,荷花原產(chǎn)于亞洲熱帶地區(qū)和大洋洲,除中國外,日本、蘇聯(lián)、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均有分布,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圣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凈潔的象征。
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一品清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潔,是對清官的贊揚;“本固枝榮”,荷花枝繁葉茂,用荷花叢生比喻根基牢固,興旺發(fā)達,家道昌盛。蓮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愿望。
歷代畫家以荷花為母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據(jù)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南北朝梁元帝(553-555)畫有《芙蓉醮鼎圖》,這也許是我國最初的畫荷之作。五代、北宋時期的著名花鳥畫家黃筌、徐熙、趙昌、騰昌裕等都有不少荷畫作品。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里最早的荷花繪畫,要推南宋畫院畫家吳炳在紙絹團扇上繪的《出水芙蓉圖》,畫面上,只有一朵在翠葉襯托下大得幾乎塞滿了整個扇面的花。到了明代,徐渭《墨花九段卷》中有荷花一卷,畫旁題詩:“拂拂紅香滿湖,采蓮人靜月明孤……”他的另一幅《荷蟹圖》也是畫荷花的名作。清朝初期的花鳥畫家朱耷以及以畫荷出名的唐熒、王素,清中葉揚州八怪中的羅聘、黃慎、李鱓等人,以及后來的海上畫派的趙之謙、吳昌碩等,都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美不勝收的荷花繪畫精品。
八大山人畫荷,多是淺水露泥,荷柄修長,扶搖直上,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風。用筆放逸,疏秀而具生氣。八大山人曾自云:“湖中新蓮與西山宅邊古松,皆吾靜觀而得神者。”可見其畫荷是觀察入微,靜觀悟對而以意象為之,信手拈來,妙趣自成。
張大千也是畫荷花的高手,人稱“大千荷”,1963年張大千在新加坡、吉隆坡時,畫了6幅大畫《荷花》計長24尺,寬12尺,那時,張大千已近花甲之年。他大膽地用墨、用色、用光、用水,只見那碩大如傘的碧葉在波光淺蕩的水面上隨風翻飛,初綻緋紅的花苞,從彌漫在荷塘里的氤氳的霧靄中淡淡吐香……他筆下的荷花不僅超越了花卉本身的屬性,也將人文主題通過創(chuàng)新的筆墨推向另一種境界!
近代畫家中畫荷花的還有一把好手,那就是齊白石。齊白石有《荷花蜻蜓》、《荷花翠鳥》、《荷花鴛鴦》等。齊白石的家鄉(xiāng)遍植荷花,初夏荷葉田田,仲夏大朵大朵的荷花在池塘中盛開,秋天蓮子香甜可口……當他執(zhí)筆畫荷時,那娉婷妖嬈、清秀明麗的美便會情不自禁地流諸筆端,花繪紅色,葉繪墨色,似乎暗合了一種無窮無盡的強烈的家園感。齊白石最著名的荷花圖是《四季圖》中的夏荷。1920年,齊白石58歲,把原不相類屬的純紅和鮮活的墨色配在一起,創(chuàng)“紅花墨葉”。《四季圖》中的夏荷,正是齊白石改變技法后的最佳成果。作者在畫幅上題的詩句:“人生能約幾黃昏,往事追思尚斷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白梅祠到杏花村。”
世人都愛荷花,畫家都喜畫荷花。縱觀古今畫家創(chuàng)作的荷花,由于時代背景、畫風技法及畫家個人思想感情和意趣的區(qū)別,其作品各有不同的藝術感染力。但是,他們并非放棄對當今社會生活的立場和感情,而是以自己生命直接體驗現(xiàn)實真相,感受其中的大憎大愛。所以,冥冥中真有一種心靈的契合,而這種契合可以穿越時間隧道,使陳年隔代的畫變得似曾相識,或身臨其境。
藝術簡介: 李西泠,齋號蘭香閣。幼承家學,酷愛藝術,尤為醉心翰墨,以傳統(tǒng)入手,潛心鉆研八大、吳昌碩等大師作品精作,先后得到王延年、劉星、秋石等恩師教誨,筆墨日臻成熟。李西泠作品氣韻生動,清逸瀟散,崇尚荷花之品格,并多以此入畫,筆墨傳情,妙趣橫生。李西泠作品多次參加了“幗真如此”第五屆百名女藝術家作品聯(lián)展、第四屆旅游創(chuàng)新與合作發(fā)展論壇暨大秦嶺詩書畫展、紀念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名家書畫邀請展、首屆當代女畫家代表作展等國家及省內(nèi)外展出,并在各大型刊物上發(fā)表,另外中國畫家雜志社《畫家推薦》、中國網(wǎng)——今日頭條、中國網(wǎng)——傳媒經(jīng)濟、中原網(wǎng)等多家網(wǎng)站對西泠國畫進行了宣傳報道,出版有《西泠國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