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從小就沒有好好學習,尤其在上學時更是以嘲笑自己眼中的“書呆子”為榮,現在結果很明顯,被嘲笑的人其實是自己,這個世界其是有生命的,你怎么對待它,它就會怎么對待你。
嘲笑書呆子也就罷了,更可恥的是竟然一直在做表現型選手,瞧,我沒怎么學,都已經能考的不錯了,我如果好好學了,一定超過那些書呆子。事實上從89分到90分要付出的艱辛遠遠超過從四分到十分的努力,這是自己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所以更沒有描述這種艱辛的資格。
于是終于表現到了大學,自己也真的是被上高中時老師的言語所迷惑了,到了大學你就可以xxx了,就不用這么辛苦啦!所以盡管上了一所根本不入流的大學,還真的以為自己已經遇到了成功,并且把成功當作了終點。同時還很好奇那些進圖書館的人到是為了什么,表現自己愛看書嗎?
大學時總想著等自己畢業工作了,有了工資了,就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金錢了,到時候想買什么就可以買什么。于是畢業后真的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個月拿著固定的薪水,想買衣服就買衣服,想吃飯就吃飯,反正一個人,可遠遠沒有達到想買什么衣服就買什么衣服,想吃什么飯就隨便吃什么飯的程度。當時竟然傻到以人的欲望總是無限的來安慰自己。所以自己就真的被自己欺騙了,活在那個自洽的世界里。
后來又開開心心的結婚了,覺得結婚了也算是人生大事已經完成,況且老公也算是有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覺得自己還超級幸福,超級幸運(幸運倒是真的,因為老公的確還不錯)。兩個人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活得倒也自在,一有時間就吃喝玩樂,雖然還是羨慕別人說走就走,說吃就吃,說玩就玩的生活,但總體上也還是比較開心。
再后來有了孩子,這時才稍微意識到自己已經為人父母了,應該擔負起撫養孩子的責任,不僅是物質上,更多的應該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支撐,我到底應該怎樣撫養他長大?
故事的開始
今天晚上姐夫與姐姐、小外甥女送我和孩子回家,小外甥女三歲多,已經上半年幼兒園了,最近突然開始鬧起來,說什么也不去幼兒園。問她原因,她也說不出來,總之他在車上一直以一種哀求的語氣說:媽媽,我明天不想去幼兒園;媽媽我肚子疼,不能去幼兒園。姐姐告訴她,爸爸媽媽要上班,她只能去幼兒園。外甥女委屈的說我不想讓媽媽去上班。一路上外甥女一直用哀求的語氣說話,直到下車。一路上姐姐也沉默不語,或許她也在思索應該怎么辦?
時間對我來說是什么?
從去年8月份訂閱李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才真真切切的意識自己的局限,狹隘,愚昧…
于是這一段時間都以自己的學習提升為主,對孩子的關注也遠沒有從前那么多了。最近幾天這種情況出現得更頻繁,對孩子越來越沒有耐心,只要他有一點不順從我的意思,自己就會表現得特別煩躁,甚至有時候沖他發脾氣…
今天小外甥女的事情突然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幼兒園了,我該怎么辦?
三年前,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就暗暗發誓,用三年的時間讓自己強大起來,最起碼在幼兒園選擇上我可以有選擇的權利,如今我沒有強大,而幼兒園的選擇近在眼前,自己只能被動選擇…
時間對于我來說到底是什么?
意識到自己成長重要性后,在自我成長與孩子成長上我必須取舍,當有限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自己的學習肯定就減少了;可同時我不關注他,他出現的問題又是我必須面對的,時間更像是巨大的壓力,逼迫我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選擇…有時候選擇自己,有時候選擇孩子。
在時間面前,我更像是一個被追著跑的人,面對自己的無知,孩子的成長,我在這兩方面反復奔波勞碌,最終一無所獲。當我對目前幼兒教育不滿時,我只能承受,因為我沒有能力創建一個“正確的”幼兒園,因為不知道正確是什么?
育兒上:
未來世界需要的是有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人,這樣的人應該是什么樣的?我不知道,所以我需要去學習,可當我自己還沒有學會時,孩子已然過了這個階段。同時我又意識到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又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亂撞,結果一無所獲。
工作上:
我熱愛教育事業,可同時我又希望自己獲得更多的財富,所以我又想要投資,所以我學習專欄,我又不知道如何把專欄與自己的工作相結合,因為當我在工作上遇到問題時,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面對班上總是出現問題的學生,我知道發脾氣不對,可怎樣做是正確的?
個人成長,工作,孩子,投資,專欄這些東西都像是一個個分離開的小盒子等待著我把時間、注意力放在上面,結果我在任何地方沒有任何收獲…因為我發現在任何一個地方遇到問題,我都不會解決。
時間像是一個巨大的車輪,自顧自的向前滾動,現在的我更像是被壓在時間車輪下的塵土,我想讓他慢一些,給我時間學習孩子,關注孩子成長;給我時間學習更多專業知識;給我時間學會投資理財…可它根本不理會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