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沒課,窩宿舍重溫了一遍讓·雷諾和娜塔莉·波特曼的經(jīng)典之作《這個殺手不太冷》。看完后最大的感觸是比起我愿意為你去死更深刻的是,我愿意為你活著,哪怕是活得很艱難。
很難想象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可以把馬蒂達演繹得那么震撼。從她的眼神中你能感受到淹沒一切的絕望,噬骨的恨意,全身心的依戀以及了結所有后的平靜。她以絕對弱者的姿態(tài)闖入了那個木訥殺手的生活,成為了她的軟肋,也變成了他的鎧甲。
這部電影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把一對兒懸殊如此之大;年齡、體格、生活軌跡毫無交集;看似沒有一點可能性的組合,演繹到觀眾看他們在生死攸關之際對對方說“我愛你”也不覺得有任何違和感,忽略種種差異,仿佛他們就該如此,彼此救贖,彼此溫暖。
里昂和馬蒂達作為影片中的絕對主角,身上均有一種自相矛盾的特質,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反差萌。本該冷酷理智的殺手大叔卻莫名的呆萌,本該天真爛漫的小蘿莉卻大膽世故又早熟,這截然相反的特質糅合在一起,就對彼此產(chǎn)生了致命的吸引力。所以里昂在十秒漫長如一個世紀的靜默后,終是打開了門,接納了馬蒂達。他本有可能在她熟睡之際開槍崩了她以絕后患,然而他拿起又放下,終是下不了手。這是一個殺手最初的溫暖。
初次看這部電影時,我尚有疑惑,里昂和馬蒂達這對組合之間真的有可能產(chǎn)生愛情嗎?現(xiàn)在我可以給自己一個答案了。有些感情,凌駕于愛情、親情和友情之上,又糅合了三者,成為更為廣袤,更為深刻的存在。那就是,比起為你去死,我愿意為你活著,哪怕活得很艱難。因為你,我對余生有了期待。
電影中兩個人的相處模式也是一大萌點。馬蒂達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摸著肚皮說:“里昂,我好像愛上你了,以前我的胃會打著節(jié)疼,現(xiàn)在卻暖暖的”,里昂噴出正在喝的牛奶后淡定道:“很開心你的胃病好了”,就如一個老神在在不解風情的榆木疙瘩。在遇見馬蒂達之前,那盆綠色的植物就是里昂的全部寄托,它永遠鮮活,明亮,生機勃勃。不會說謊,也不會背叛。里昂對它傾注了一個殺手不多的柔軟。然而它終究是沒有根的,就像他自己。
“如果我死了,把錢留給馬蒂達”這是一個殺手最后的溫柔。我可能無法陪你長大了,既然如此,我希望你衣食無憂,不為生計所迫,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平靜的過完一生。
影片最后,馬蒂達把那盆綠植移植到草坪里,輕聲說:“里昂,我想我們在這里會很好的”。他終究是有了一處歸屬,可以把根扎進深深的土地里,葉子隨著風輕輕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