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史鐵生說: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
? ? ? ?命運這個詞,我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考慮了。想到命運,小時候的我經常在心里默默發問:為什么鄰居家的姐姐可以穿漂亮的新裙子,而我只能別人剩的衣服?為什么親戚家的妹妹有滿柜子的零食還能每天吃火腿,而我大部分時候只能吃青菜和雞蛋?為什么下雨天的時候同學可以穿著漂亮的雨衣雨鞋,而我只能拿著破了洞的舊雨傘?為什么我的好伙伴可以每個周末去學舞蹈,而我只能在舞蹈室外面默默地觀看?那個時候,小小的我不愿承認——我們家窮這一現實。那個時候,命運在我眼里,就是擁有,擁有的多就是命運好,擁有的少就是命不好。貧窮和“命不好”的想法引發的自卑陪伴了我整個童年,讓我的性格變得孤僻封閉,喜歡一個人發呆,不愿融入集體活動。
? ? ? ?長大了,我還在時常思考什么是命運。命運大概就是運氣吧?比如,有人能夠時常遇到談得來好朋友,每天在一起很開心,有人卻不小心碰到了流氓小混混,從此纏著你問你要小費。再比如,有人能夠遇到一位老師或前輩,告訴你專業和職業的關系,告訴你選擇對未來的影響,突然你就開闊了眼界,變得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而有的人從未遇到能夠指點迷津的人,不停地走彎路、撞南墻,撞得頭破血流。長大了的我,堅信,命運就是運氣,是沒有規律的,是不講公平的。
? ? ? ? 再后來,跌跌撞撞入錯行又嫁錯郎之后,痛定思痛,我又開始認真思考命運二字,命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想出了很多形容詞,比如命運是不確定的、注定的、事在人為的,容易受環境影響的等等。也正是這個時候,我開始大量閱讀書籍,期望從書籍里獲取答案。正如開頭提到的史鐵生的這段話,給我一個啟示,那就是,命運,逃離個人范圍往大了看,其實就是世界的一種常態,這種常態就是拒絕單一,呈現差距,所以,人和人,命運各不相同。再思考這種差異的原因,我想,是一種偶然,更是一種必然。舉個簡單的例子,偶然的是,你偶然間就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偶然間降臨在一個隨機的家庭,偶然間出生在一個城市里,但這個家庭、這個城市、周圍所有的一切,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你,讓你在這種特定的影響下,變得不一樣,所以你的思想你的選擇也會不一樣,你的結局也就不一樣。偶然的環境,造就了必然的你,這就是命運。有人說,那些意外的因素,如意外倒霉的、意外發大財的,和故意對你造成影響的人和事,有什么區別?不管有意,無意,當落在你身上的時候,都可以稱為偶然,造成必然的結果。就像,有人打你你必然會疼,你去海洋館必然會見識到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有暖氣的房子必然會比沒有的溫暖許多一樣。
? ? ?想明白了這一點,我釋懷很多。的確,這么多年來,我反反復復告訴自己,你的命不好,幸運女神不光顧你,你選錯專業,選錯職業,又選錯伴侶,你就是一個傻瓜,是一個命運的棄兒。如今,我想明白了,我的自責,我的怨天尤人,都只能讓我更痛苦。既然命運里有偶然因素,又何必再一直怪罪自己,你的愚蠢,也不完全是你自己造成的,你遇到的人,你聽到的話,你受到的限制,都對你的思想起到過發酵作用。既然命運里有必然因素,為何自己不主動創造條件,讓自己走向好的必然。努力學習,必然收獲知識,努力關心他人,必然收獲友好和信賴,努力鍛煉身體,必然收獲更好的體格……
? ? ? 命運里有我們可以掌控的部分,也有不可掌控的部分。因為掌控不了所有,所以不必太過自責,學會放過自己。因為可以有主動掌控的空間,所以要多分析多動腦,多學智慧,給自己創造正確的條件,從而獲得必然的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