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9上午,今天不知為什么心里莫明的煩躁,想發脾氣。也不知道又傷到自己的那根神經了。是因為孩子不學習只看電視和玩,我想她看會電視學會弟子規,可是她不配合我。不同意我的提議,給她讀她就給你岔開話題。讓她養成早起的習慣。至于學習在慢慢引導,太極也解決不了當前的問題。煩,內心有煩躁總想發脾氣。看到她的爸爸哪里都是問題,這是怎么了。看到的都是他的缺點和不適,卻看不到他的一點優點。即使他有那么一滴點優點也被他的缺點全部覆蓋了。把生活的的全部都寄托在別人的身上,您當然不會幸福和開心,因為你現在的心有問題,沒有用感恩之心去看待人.事.物。你現在帶著有問題的心去看待人事物,結果就是痛苦。想改變先從自己的內心去改變從自己的念去轉換,會有所改變。感恩上天給我的這么美麗的一天。過的幸福和有意義,是靠自己感恩以前,珍惜當下,才能用更好的心態去迎接未來。
下午吃完午飯打開了一本別人送高姐的精要主義,如何應對擁擠不堪的工作與生活!{現在,被我們高估的資產就是那種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要有和什么都要實現的妄想感覺就在給自己照鏡子。
晚上,1.精要主義正式對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這意味著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當成當成形式的鐵律。
2.學會區分差異----過濾篩涮所有選項,并從中擇其真正精要之事而為之,是精要之準則。
3.精要主義不是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對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只做不做之事,盡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時間和精力投資,從而達到個人貢獻峰值。
4.精要主義者拒絕接受我們能做所有事情的想法,而是要求我們進行真正的權衡取舍并做出艱難決定。
5.精要是一種自律的、系統的方法,用于決定個人貢獻峰值的所在,然后輕松的執行。
6.在對事情的反思中,學到了重要的一課: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優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別人替你安排。
7.心理學家們稱之為“決定疲勞”要做的決定越多,決定的質量就越差。現在的問題不是信息過量,而是觀點過多。不佳思索地貪多求全。
8.當我們不去有目的地慎重選擇該把精力和時間集中于何處時,別人---老板、同事、客戶,甚至家庭,就會替我們作出選擇。用不了多久,我們將對所有有意義的和重要的事情事而不見。要么自己慎重選擇,要么受制于人的計劃,非此即彼。。
9.為自己而活,不只是偶爾說說“不”,而是要有目的地、深思熟慮地、戰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僅要擺脫那些明顯浪費時間的事情,還包括放棄一些很好的機會;不要疲勞應付那些讓你在多條戰線上作戰的社會壓力,要學會減少、簡化,并通過淘汰其余一切來聚焦于絕對重要之事。
【人生與事業的斷舍離】一下是精要主義者整理衣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