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16-06-14亞馬遜物流家亞馬遜物流家
本文轉載自亞馬遜物流+官方微信,微信號:Amazonlogistics
近年來,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世界變得越來越扁平,功能相對變得越來越集中,傳統的物流作業已無法適應企業運作高效率、低成本的需求。此時,“智慧物流”的概念應運而生,并反復被提起,成為物流行業的“高頻熱門詞”。
可是,很多人會簡單地認為物流帶上“智慧”的帽子就只是將高科技的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例如一直很火的“無人機”、“倉儲機器人”等概念。其實,真正的“智慧物流”又怎么可能如此簡單地只用一兩個具象的概念來完全概括?今天,亞馬遜物流家會和大家一起走進智慧物流的世界,初探關于智慧物流的奧秘。
何為“智慧”
“智慧”顧名思義,它是生物獨有的一種高級綜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識、記憶、理解、邏輯、計算等多種能力。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這種“智慧”已經不局限在人或動物身上,只要有感知功能、傳遞系統和決策能力的“東西”,我們都可以稱它是擁有智慧的。下面,我們就從這三方面解讀一下“智慧”。
感知系統
感知系統就是通過傳感器、手機、RFID(無線射頻技術)等設備實現的,它們如同人的感官,是獲取數據的工具,建立起物理世界數據采集基礎。這跟一個人的智慧形成過程是相似的——類似于人可以通過眼睛來判斷事物大小、鼻子來感知氣味、皮膚來感知溫度。
傳導系統
有了感知系統,還需要傳遞信息才能將數據整合而用。這也好比人的神經系統,通過神經系統才能將感知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這些遍布人全身的神經在人體內構成一張無處不在的大網,互聯互通。在物理世界中,互聯網和物聯網如同人的神經系統,建立了信息交互的機制和基礎設施。
決策系統
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將信息傳遞到“大腦”之后,“大腦”就要對信息進行復雜的計算、分析,最終得以決策。我們知道,人的大腦就是人本身的決策系統,但是再厲害的人腦,計算處理能力也是有限的,特別是面對數以億萬級別計的數據,很難在計算方面有所突破,而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彌補了這個缺憾。云計算能利用分布式計算方式來完成對大數據的處理和計算,大大提升了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而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我們提供直接的決策,并指導我們將決策轉化為行動。
智慧物流
簡單的說來,智慧物流中的“智慧”就是通過自動讀寫信息的設施設備獲得信息,然后由物聯網和互聯網來完成傳導的過程,最后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實現決策。
那么“智慧”在物流系統中的人、車、貨、線路、節點上是怎樣體現的呢?
人
在傳統意義上,物流五要素的人一般指倉庫中的揀貨員、倉管人員、運輸路上的司機等,在過去利用GPS進行定位數據采集,如今則可利用手機APP獲得人行為數據多維刻畫。
隨著人工智能逐漸走向成熟,物流五要素中的人也包含“智慧”機器人——如亞馬遜的Kiva。走進亞馬遜的運營中心,我們會看到Kiva機器人在接到訂單信息后,會直接找到訂單上的商品并送到揀貨員的面前。由于近年來人工智能和工程學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甚至我們可以預見,將來機器人會勝任更多更復雜的崗位職能:機器人能通過激光器,鏡頭等傳感器實現“看”,“聽”和“感覺”。機器中可以嵌入數據和模擬,以比人類更快地“學習”,機器還可以通過進化算法“思考”,在越來越多的推理與決策領域,機器將比人類的表現更出色。
貨
商品從儲存、銷售再到客戶手上的全過程均在亞馬遜的系統里一覽無余。在亞馬遜運營中心,利用物聯網與互聯網相互結合的管理,在感知系統采集信息后,物聯網就可通過條碼識別、RFID、紅外感應、傳感裝置、音視頻搜索、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采集設備,實現物品互聯互通的網絡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智能網絡系統。另外,現在使用RFID技術,還能通過反復讀寫數據發現商業機會。比如,可通過收集用戶的購買習慣相關的大數據,計算、預測存貨變動率來提醒商家對某類銷售情況較好的商品進行提前備貨。
車
現在大部分物流提供商的載運貨車都已安裝傳感器,來追蹤貨物出庫后的實時情況。對于亞馬遜物流+來講,運輸全程中實現的可視化,其中也需要仰賴于傳感器的數據傳輸和相關管理工具的實時反饋和呈現。
線路
科學的線路規劃不僅僅局限在出庫后的運輸線路及路由,在倉庫里揀貨的線路同樣影響著整個物流過程的效率。在大數據分析的幫助下,亞馬遜的運營中心揀貨系統就能為揀貨員提供最優揀貨線路,讓揀貨員每天節省至少60%的路徑。
再比如,在車隊管理方面,傳感器可以監測某個卡車、集裝箱、ULD(航空載具)的使用及閑置頻率,然后它們將采集這些數據用于最優化利用分析,通過測量負載能力可以了解特定路線上交通工具的閑置運力,從中提出鞏固和優化路線的建議。這有利于創造車隊效益、節約燃料,并減少空車返回的里程。
節點
節點的銜接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將各個互補相干的線路和信息結合在一起,通過對信息的管理,對貨物進行及時調度,降低時間成本,為企業經營活動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亞馬遜物流+在全國建立的13個全球統一標準的運營中心,借助于強大的物流網絡和大數據分析和指導,商品可以在各個運營中心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布和快速的調撥,保證客戶的下單體驗的同時,也保證了時間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最佳平衡。
當智慧遇上物流,就會變成一種集成智能化的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即在流通過程中獲取信息從而分析信息做出決策,使商品從源頭開始被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信息流快于實物流。
其實,看起來“智慧物流”是剛剛火起來的一個概念,但是,除了無人機,機器人,在亞馬遜,這些“智慧”早已被廣泛地應用并貫穿在物流的每一個環節,從大數據分析到云計算,從互聯網信息指導自動化操作到全程可視化管理,亞馬遜的科技導向的物流管理和運營體系無一不呈現出智慧的光芒。
盡管如此,我們依然期待隨著科技不斷創新和發展,在物流領域還會繼續延伸出各種“黑科技”,為整個物流行業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網絡化提供強而有力的堅實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