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有效傾聽的調整
讀到此處你可能覺得要做好良好的傾聽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過幸運的是,如果擁有正確的態度和技巧,你可以把傾聽做的很棒。以下將提出一些具體的做法。
少說話 季迪昂的芝諾(Zeno of Citium,古希臘哲學家,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說的最簡潔:“我們生來有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個嘴巴,就是為了讓我們多聽少說?!比绻愕哪康氖且私庹f話者的意思,那么你就要避免自私的搶奪說話者的舞臺或一味地轉移話題發表自己的想法。當然,少說話并不表示你應該保持絕對的沉默。給出反饋是你澄清理解和獲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問題是我們大部分的人在真正需要傾聽別人的時候仍然說了太多的話。在很多的文化中,其實都認為傾聽和說話是具有相等價值的。(Carbaugh 1999)
擺脫注意力分散 有一些分散我們注意力的刺激來自于外在環境,包括電話鈴聲、收音機和電視機、朋友額隨時造訪,等等;還有一些來自于內心的心理因素,包括心思被其他事情所占據,肚子餓,等等。所以當你面對重要的信息時,盡可能地消除那些會讓你分心的內在和外在的干擾是很有必要的。這可能意味著光掉電視,關閉手機,換到安靜的房間以使你不受電腦誘惑,不必牽掛桌上未完成的工作,不在眷戀柜子上的食物等。
不要過早評斷 很多人都知道在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之前不要過早下評斷的道理。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常識,卻還是很容易會犯這樣的錯誤。例如,武斷的批評別人,還沒有聽完別人的話就先做評價等。當你不贊同別人的說法或者當別人批評你的時候,反擊回去的確是一個強有力的方式,但是當別人對你提出一些忠誠的忠告時,試著去了解這些忠告與事實其實對你更有利。再者,即使沒有任何批評和歧義,我們也傾向于根據第一印象去評估別人,作出完全不合理的倉促評斷。綜合以上負面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正確的學習方向,那就是第一步先傾聽,確定你真正了解所以得意思之后,再去評論。
尋找關鍵意思 我們很容易對一個夸夸奇談的說話者失去耐心,因為我們抓不到他說話的重點,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重點。無論如何,大部分人說話還是有一個中心思想的。因此,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思考速度比對方的說話速度更快的能力,這樣或許你就可以從聽到的一大堆言詞中摘錄出核心的意思。如果你不能指出說話者想表達的意思,你可以使用一些不會得罪對方的問話、解釋等反應技巧來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