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們常常教導我們一句話——
少說話,多做事。
這句話可以說是至理名言。因為做事,往往會先思考,再行動。而說話,就很容易脫口而出,不過腦子。
有一個教人說話的方法很有道理。它說,當你要說一句話之前,先問自己3個問題——
1、我說的這句話是真的嗎?
2、我說的這句話有用嗎?
3、我說這句話是在刷存在感嗎?
三個問題都問完了,如果覺得自己要說的話,是真的,也有用,還不是刷存在感,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這時候再說。
有一天,我試了一下,效果真不錯,從那天開始,我就很少在群里說話了。
于是,不說話或者少說話,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通識教育"。
但,只有相對的真理,沒有絕對的真理。
今天在《好好說話》這本書里,我第一次看到了截然相反的觀點。書中說,在今天這個時代,不但要"說話",而且"說話"這件事的重要性,還會越來越大,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原因有三個:
1、在互聯(lián)網時代,你的身份,越來越不是那些外在的標簽,而是你的表達。
比如你可以通過寫文章,聚集一批認可你觀點的粉絲;你可以通過公眾演講,建立你的影響力。人們更多的通過你的言論,來判斷你是什么樣的人,進而決定是否信任你。
2、在今天這個扁平化的時代,絕對的創(chuàng)新,已經越來越難,大部分人做的大部分事都是趨近于相同的。那怎么脫穎而出?答案是,"說話"變得越來越重要。
比羅永浩教英語好的人,多了去了,為啥只有老羅火了?如果你看過老羅演講,你就知道了,因為他是"相聲演員"。
3、親、也是醉了、高逼格……這些話是不是成了每個人的口頭禪?這就是信息化社會新的失語癥,大家就像現在直播中的V字臉一樣,說著一樣的話,沒心沒肺……說話,說自己的話,變成了一件越來越難的事。
4、網絡的高速,讓"說話"成了一把雙刃劍,說的好,名利雙收,說不好,你就成為眾矢之,被輿論射成馬蜂窩。說話變成了一件可怕的事。
在今天這個時代,說話變成了一件,不得不說,不精彩不行,不小心也不行的事。
"說話"成了應對這個苛刻而激烈時代,必須的武器。
細思極恐啊。你想想,在今天,誰沒在互聯(lián)網上寫過幾篇文章?發(fā)過幾個評論?甚至罵過幾句街?為什么?
因為在今天,每個人都有了發(fā)聲的機會,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而互聯(lián)網時代,給了每個人這種"刷存在感"的權利!
"說話"的時代到來了!請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