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9:00~21:30,按照課程組安排,我按時守護在電腦屏幕前,參與陳婷老師主持的《2022秋新網師英語研課新課標分享》(三),分別聆聽了杜建梅老師和武彩霞老師的解讀分享,真的是每每都被驚艷,被打動,有收獲:
一、《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課時教學目標的設定》—杜建梅
杜老師從大處著眼理論靈活引用、到小處著手落實到課時目標制定,再落實到細微處打造理想課堂,她將課標理論運用到了極致,真正做到了如方嬌艷老師所說:將名詞的知識化成了動詞的知識。課標理論重不重要?課標理論好不好使?都在杜老師的“When was it invented?”課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闡釋,聆聽她的描述,我彷佛看到了在她的課堂上,孩子們一個個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隨著她一層一層思維升級的問題引領,腦子在迅速地運轉,一個個唯恐錯過老師的一詞一句,甚至一個眼神……記得課程導師王輝霞老師曾說過,好的課堂,一定是孩子們學有所獲的課堂。這樣的課堂,孩子們怎能不喜歡?孩子們的收獲,應該還遠遠不止快樂參與、獲得高分。杜老師傾心打造的理想課堂對孩子們各種能力的錘煉,于他們一輩子有益。做杜老師的學生,真的是幸福至極!
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之引導學生樂學善學》—武彩霞
?What~樂學、善學:核心素養之學習能力—學段目標:樂學與善學
教學改革要解決的基本問題:不想學—學習動力不足—學習內外動力不足(內動力:興趣、成就感、創造性;外動力:獎勵、競爭、獎勵);不會學——學習能力問題(學習策略、學習方式)。
?Why~樂學、善學:提的位置很高。許多學生學習英語是比較薄弱的,與大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廣大中小學學習英語現狀:太卷了:外界壓力過大(成績排隊、老師家長的期望)、機械作業過多(作業不精準、熟能生巧?)、精神負擔過重(內容枯燥、方法守舊)——三座大山壓肩上。學生學得太“死、累、被動、功利。”《中國教師報》
?How~樂學、善學:
樂學篇:減負提質(減少外動力,增強內動力)—減機械作業(雙減內容之一),提高作業的含金量(精,靠近最近發展區,科學合理布置作業),作業問題與學習目標對應;減教師過多控制和過度關注結果;激發內動力之興趣:拓寬學習渠道(班本課程:小說閱讀課(閱讀量令人驚嘆,這樣的海量輸入,語感能力不提升才怪!)、聽歌學英語課程、演講課程、英文電影鑒賞課程),變革學習方式:整體學習、關聯學習、對話學習、創造學習。
善學篇:1、教學設計:因材施教三層目標、精準規劃學習地圖、單元整體學習構建、教學評一體化。2、教學活動:學“寬”(不把課本作為學習的世界,把世界作為學生學習的課本);學“活”(思維參與少,事實性知識積累有,以知識為載體培養思維);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求索);終身學習觀(不拘泥于一次考試的分數,不為一時的考試成敗而患得患失。)
反觀自己,在驚嘆武老師卓越課程開發的同時,真的是覺得是作為武老師的學生太幸福了。因此,在課堂內外,我們要不斷釋放學生的學習活力,開放其思維空間,引導和激勵學生要大膽聯想、想象、思維、追問、質疑、求異!
真的對王老師的話語:“教師的水平是學生的天花板。”、“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
三:王老師總結:
提出三個問題:
1、二位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什么?
2、為什么能承擔起分享?
3、聽了激動、心動。回到教學崗位上是立即行動還是一動不動?
三個建議:
1、做中學。不論是《課標》,對比閱讀,吃透《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啃讀、打卡、作業、大小課分享。
2、承擔中成長。兩位老師的學習經歷,告訴我們容易被自己的經驗限制,要主動做打卡點評員,乃至課程組長等。
3、主動分享。只有在分享中,把以前的做法及經驗進行整理,拓寬了認知,拓展知識和經驗。
分享四三話:三個建構
1、如果教學以知識為中心,永遠講不完。必須有新知識呈現。
2、以反思和建構為中心。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3、以共同體為中心。每個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分享者。課堂上就是小組合作。
一個閉環
“大量閱讀”(英語課標、英語理論書目、論文、學友打卡)——“不斷實踐”(學以致用,敢于嘗試)——“學會反思”(無論是對自己的教學還是對理論學習,要帶著批判性思維,有選擇地獲取、調試、完善、發展)——“教給他人”(費曼學習法,講出來。)
這就是一個學習閉環:閱讀輸入、實踐內化、反思調試、用講輸出。
實際上,這個學習閉環也是李振西老師一直強調的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
這個閉環,用于學生學習,或者教師專業成長,都是最好的路徑,無他。
四、聆聽所得和感受:
1、驚艷、舍不得“離開”。每一次的聆聽,讓自己的腦洞大開,思維不斷跟著迭代升級。覺得學習共同體內的老師太優秀、太卓越了,當然,驚艷的背后,更應該向優秀學習者的勇猛精進、馳而不息學習,這是能看到她們驚艷呈現的關鍵所在。
2、追求的課堂效果得有趣、有效。一節課追求的是要注重學科核心素養四方面的落實,要讓它變得有趣和有效,教學安排要精準和高效。
3、教師更得樹立“終身學習觀”。要想學生學得有效,教師就得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研讀專業書籍、與他人討論及時書寫梳理教學所得與總結教學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