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我和其他五個家庭,組織了一次自由出行。為了避開名勝景區人、車擁擠的情況,我們選擇了一個比較偏北的山區地點——英德。英德是珠三角洲與粵北山區的結合部,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有得天獨厚的地熱水資源。
我們到達英德已經天黑,第二天早上才向景點出發。
當我們到達景區牌坊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面積約十多平方的木質小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森林之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小路鋪滿鵝卵石,木屋檐下掛著紅燈籠,無處不滲透出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
一.木屋
英徳旅游局為游客提供了原生態與現代結合的養生平臺,在景區內設計了木屋群旅吧。木屋內環境舒適,配置有現代通訊,無論你選擇哪種風格入住,都能與隔窗相望的雀鳥、昆蟲、松鼠為伴,拉近你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木屋建筑設計風格各異。一種是避暑山莊,由一間間吊腳木屋排列連著,墻挨著墻,屋前棧道板為公共通道,仿似六七十年代工人的宿舍模樣。一種是圍屋,顧名思義,是由幾間單獨的吊腳木屋圍成一個圓的形狀,在屋前的空曠中心位置設置有石桌石椅,在這里品嘗一下茶文化,不失為愜意的休閑時光,因為英德被譽為“中國紅茶之鄉”。一種是農莊別墅,每間吊腳木屋分散座落,屋周圍種滿花草植物,使得你有一種淋浴在花海世界的感覺。
因為我們到達景區早,稀稀疏疏碰上入住的游客才起床到外梳洗。我問一游客她提前了多少時間預訂這木屋房,她回答兩個月前,難怪我們訂不到,不能入住木屋成了我們這次旅行的遺憾。
二.樹屋溫泉
英徳有著古老堯山的地熱水資源與天然藥材,在這里開採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溫泉,下面由水泥柱支撐著,溫池設置在樹桿上。我們又怎能不亨受這獨具特色的樹上溫泉呢?我們踏著發出獨特聲響的木階找到更衣室,迅速換好衣裝,尋找與葉子同高的溫池,迫不及待浴在森林的深邃綠意里,怡人的藥浴池在葉間飄散著蒸氣的微霧,加之飽滿的負離子,令我心曠神怡,所有的勞累瞬間散盡。
秋天的氣候多變,更何況在這森林里,天空突然下雨,豆大的雨點滴滴答答敲打著皮肉,有一種冰冰涼的感覺,游客們因此陸續離開溫池。當我們梳洗完畢出來的時候,雨停了,太陽出來了,發現溫池的周圍出現奇觀,一道道彩虹與溫池環抱相擁。游客們都為這景象感到驚訝,紛紛向工作人員詢問。工作人員說這里出現彩虹是常見現象,我很幸運如此近距離的見證著這奇觀,享受著大自然神奇的恩賜。
三.天門溝驛站
過了溫泉下一個景點,就是天門溝,一共有九個驛站。第一站是天梯站,有兩條路連接到第二個站,一條是小路,一條是網梯。在陡峭的大石上面有一個用粗麻材料做成的大網梯,“走”在網梯上,由于每個人步伐不同,所以網梯搖搖晃晃,有些游客“走”到一半,干脆身體貼著梯子來個匍匐前進。越過天梯。一路上沿著山溪旁邊的山路向上,由于當地景區非營利性質,所以沒有修建步道,一路上都是泥石路,山路越上越陡峭。有時要用手抓住旁邊的小樹借力,有時候要拔開頭頂橫空而出的樹騰,一些不知名的小樹把手都劃破了,我們相互鼓勵加油。
到達頂峰,俯視山下的原生態風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把自己置身在大自然的懷抱,拋開城市的喧囂,回歸自我。
我們必須在景區規定時間之前離開,估計一下時間,我們該下山了,在山腳買了一杯用山泉水手磨的豆漿。
我再一次深情凝望,把心中的不舍連同這杯將要冷卻的豆漿一起喝下。轉身,離開,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