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利用反向思維“挖洞”的方法,研究如何布線和優化模型,再舉一個例子。
下圖是小提琴的琴馬照片,我們使用兩種方法制作它。
【研究】
第一種方法 多邊形編輯:由面開始,擠壓成體。(涉及挖洞問題了)
1、載入上述的圖,并對齊。
2、按M~E 選擇多邊形畫筆,并做如下設置:
3、從要挖的孔洞開始制作,按照如下繪制。
4、再繪制另一個。
5、沿著邊進行繪制。
6、按照如下用多邊形畫筆進行連接。
7、選擇下面的所有點。
8、在X方向歸零。目的:以后,要以該邊為對稱軸。
9、選擇邊模式,按B 橋接工具,進行連接。
10、選擇沒有用的邊,右鍵--清除。
11、按B進行橋接。
12、剩下的洞,右鍵--封閉多邊形空洞。
這個面是N-GON顯示。
13、這個地方出現三角面,如何處理?
14、按K用切刀,在切出一條邊,再選擇原來邊,右鍵--清除之。
15、選擇下邊的一個邊,按CTRL向下拉出一個面。
16、再向下拉,對好位置。
17、按B鍵進行面連接,對中間孔進行封口。
18、再按圖用M~E 多邊形畫筆,繪制如下空洞。
19、按B鍵,進行連接。
20、按M~E繪制如下:
21、按K用切刀對齊切割。
22、對空洞進行封口。
23、按K ?對齊進行劃分切割。
24、對一些沒有用的邊,進行清除。(省略)
選擇面模式,選擇要扣掉的面。
25、按DEL刪除它,然后,選擇點模式,優化--清除沒有用的孤立點。
26、選擇邊模式,按U~M 路徑選擇模式,選擇下列沒有用的邊,清除之。
27、選擇點模式,按M~O,選擇滑動模式,調整個點位置。
28、添加對稱--生成另一面。然后按C,選擇所有點,使用優化命令,焊接中間的點。
29、按D 選擇擠壓。
30、按U~L環形選擇邊,按SHIFT加選各個角邊。
設置為“邊選擇集”。
31、不要使用倒角命令,使用倒角對象(目的:一方面效果好;一方面便于修改)
32、把邊選擇集拖入。
33、設置如下:
34、發現這個地方有問題。
35、關閉倒角,發現是這條邊。
36、用切刀和清除邊改為如下。
37、打開倒角效果器,修正了。
38、 添加木紋渲染
添加細分,細分為3,與上面沒有細分的模型,比一比沒有差多少吧?
這是布線圖:
第二種方法 NURBS方式建模:由線開始,成面建體。
其實這個模型用NURBS方式制作更快一些。
1、選擇鋼筆工具,建立下面直線。
2、選擇點模式,把中間的點X方向歸零。
3、選擇上面的點,右鍵--柔性差值。
4、如下:
5、按住SHIFT鍵,上邊一定要調成平直的,這樣對稱之后,上面的曲面才能光滑。下面的與Y軸付方向一致。
6、調整角點。
7、選擇中間的點如上調整。
8、選擇這些點。
9、右鍵-倒角。
10、完成線條描繪。
11、添加對稱。
12、添加擠壓對象。
13、添加材質渲染一下,這不是重點。
【后記】
一、很多朋友問我:到底是四邊面好,還是N-GON多邊面好?
個人認為:其實都好,使用不同而已。
N-GON模型:
模型由三邊面、四邊面或五邊面以上構成。(如果使用N-GON顯示,可能這些面都不顯示)優點是建模的時候,不用考慮布線,(可以隨意使用布爾挖洞切割)。這樣的制作的模型,如果不考慮展UV、不涉及運動變形(變形器或骨骼使用)、不需要添加細分進行平滑處理,在這些情況下,是可以的。比如,各種建筑、較少曲面的硬邊模型、機械機構等類似剛體的物體。
如下圖,用SKECHUP快速推拉建立的室內模型(編輯模式就是N-GON),在SKETCHUP中看著很好,邊線非常整齊。當導入到C4D,模型的各個邊都顯示出來,實際上就是N-GON模型。但這不耽誤渲染,因為這樣的硬邊模型滿足上面的使用要求。
四邊面模型:
四邊面的模型全是由四邊面構成的。這樣的制作的模型,非常適合于變形動畫制作(添加變形器和骨骼 模型表面不會出錯),更方便展開UV。尤其是在添加細分對象之后,平滑也不會出錯。
所以,一般“角色”和曲面模型都使用四邊面建模鍵。主要原因四邊面在使用變形和細分時不容易破面。
下圖,嘴角周圍的布線是環繞的,而且都是四邊面。這樣做目的是在嘴巴運動變形時,不至于破面。
下圖也都是四邊面構成,主要也是為了運動變形不至于破面和影響模型表面的光滑。
下圖。在不重要、近似平面的地方使用了三角面和五邊面(為什么能用三邊五邊面?因為車也是剛體,不涉及變形)。在曲度非常大和曲面轉折的地方,使用的可都是四邊面。
這樣做的目:在添加細分對象時,能保證模型的光滑,曲面之間的連接流暢自然。
二、如何使用多邊形畫筆(快捷鍵 M~E)?
C4D中我常用的兩個工具:一是繪制曲線,用鋼筆;二是繪制曲面,用多邊形工具。
關于多邊形工具如何使用,我在《數字人C4D建模課堂之二十八:制作立體字-解答吧友的問題》中已經詳細研究過。這里在補充幾點:
1、不勾選“帶狀四邊形模式”,繪制的是N-GON。
2、勾選,繪制的是連續的四邊面。
3、注意落筆的順序。
三、 你能否制作出下面“小提琴”的琴體?中間的兩個“洞”如何挖?通過上面兩個例子,應該有思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