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孩子別慌》P16
? ? ? ?為了孩子的個性與發展,我們提倡童言無忌,孩子在童年時期有一段“胡說八道”的時光,可能會使他的思維得到較大程度的激活,這也有助于孩子從小培養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如何讓孩子童言無忌,準確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找回自己的語言嫩?我的建議是:
? ? ? ?經常和孩子探討問題,鼓勵孩子大膽發表想法,允許孩子“胡說八道”。有些孩子失語嚴重,是因為他們不敢在父母面前“胡說”。如果哪些話說得不合適,就會被臭罵一頓,這樣孩子還敢說話嗎?自然是閉嘴為妙。所以,成年人最好喝孩子平等相處,寬容孩子的“狂妄”。
? ? ? ?做孩子的律師。由于和子女的價值觀不同,一些父母總想做孩子的法官,總想發現孩子生活中的問題,判孩子一個錯。但實際上,只簡單地評判孩子的是與費,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們覺得父母總是對自己不放心,總在尋找機會收拾自己。如果孩子存在這樣的情緒,你想他們還愿意聽父母的話嗎?你還能了解到他們的所思所想嗎?所以,較好的辦法是做法官之前先做律師,當你想批評孩子的時候,不妨先在心里為孩子辯護。
I 拆書家講解
這段話講的是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如何在和孩子交流中保護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可以勤于思考。可以簡單的分為這兩點:
1:鼓勵說。要多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經常詢問孩子的想法。
2:找到孩子問題的原因在批評。當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先心里想想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找出原因后,再提出批評。
A1:女兒兩歲7個月,之前很苦惱,她不是很喜歡說話表達自己,遇到事情就是哭鬧的方法解決。后來發現,我們以前在和她相處中,因為她是小孩子,不是很尊重她的想法。有一天,她玩了一會,可能是累了,就不耐煩,就把玩具都扔到桌下,當時我就說:
“你怎么能亂扔東西呢?”
她繼續不耐煩,哭兮兮的,我就說:“你是累了嗎?”
她說:“嗯”。
我說:“你想干什么呢?”
她說:“我想吃東西。”
然后,我就拿了些水果出來,我們又開心的一起吃東西。
期間,我和她說:“下次不想玩了就告訴媽媽,不能亂丟東西哦!”
在剛開始,我就沒有詢問她的原因,批評她,結果我們溝通失敗,她哭了,后來,我詢問原因,她一下就不哭了,然后找到原因,我們就又開始了愉快的玩耍。
A2:以后我在遇到女兒亂丟東西,或者發脾氣,哭的時候,先不忙指責她,或讓她不要哭,而是先詢問她想說什么,她的想法,然后在作出解決方案,當情緒好點時,再溝通,讓她下次先說出想法,而不要用哭鬧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