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轉眼已到3月份,2018年已經過了十分之二,現在來談2018年目標似乎有點晚,不過我認為只要行動,任何時候都不晚。其實之前設定過目標,只是沒有這么具體。
先說說我自己對目標的一點感想吧。往年自己在設定年度目標的時候總有幾個完不成,現在回頭再來看,原因主要有三個。
1.目標不具體,短期內沒有時間限制
我發現那幾個沒能完成的目標往往是因為計劃的不夠具體,短期內沒有時間限制。
比如我在年度目標里面寫上“閱讀50本書籍”,對于這種沒有短期時間限制的目標,到年底卻發現只完成目標的一半。所以今年我會把目標定的更具體,并且短期有時間限制,比如每周一本書。
同時我也建議不要把時間定的太短,這樣會導致如某天或連續幾天因其他事情耽誤沒完成就容易放棄,這是我自己的經驗總結。比如我之前會定每天看1個小時的專業知識,但有時候因為帶孩子或工作忙沒能堅持下去,然后自己就有會有點自爆自棄,認為目標很難完成,最后就不了了之。
再舉個例子,如果我把當初的寫作目標定為每日寫一篇,我估計我早就放棄了,因為我根本沒時間每天寫文章。而我現在的寫作目標是每周寫兩篇,即使某幾天因工作或帶孩子不能寫文,但我只要想在這周內完成還有時間,我立馬就有了動力。
所以這個時間設置很重要,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具體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
2. 目標短期內無法衡量
短期內無法衡量的目標,會讓目標變得模糊不清,導致自己失去動力。
還是拿我自己來舉例,之前我在年度目標上寫過提升表達和溝通能力,像這么寬泛,短期內很難衡量的目標,其結果必然是沒有完成。一是短期內無法衡量,二是沒有具體的行動方案。所以今年我在設定這個目標的時候改成了每周寫兩篇文章,因為輸出就是在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另外在閱讀計劃里也有關于溝通和表達的書籍幫助自己提高。
3. 設定的目標過高
避免設定過高的目標,設定的目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比如有些人每年的平均收入是10萬,而目標非要定個40-50萬,這樣的目標就設定過高,可以先定了15-20萬,然后具體到每個月,這樣目標就會變得更清晰,自己也更有動力。
另外補充一點:對于自己短期沒有辦法控制的目標可以列入長期目標中,慢慢累積相關的技能和經驗。比如職位晉升,財富累積等。
其次在制定目標時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對于比較容易做到或不費腦細胞的事情就不需要列入短期目標了,以免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比如開車聽書,護膚,養生等
目前我想到的就這么多,大家有好的經驗歡迎評論區留言和補充。
今天借這個機會,我也把自己的2018年目標也公之于眾,借助大家的力量督促自己完成,話已出口,不完成都不好意思,哈哈……
1.? 每天陪孩子閱讀
每天至少看一本書,這個閱讀習慣大寶基本已經養成。現在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會要求我們陪他看書,在他眼里書和電視是一樣的,對他有同樣的吸引力,用他爸爸的話說只有書和電視可以讓他安靜一會兒。
反觀自己倒是覺得慚愧,有時候因上床時間太晚怕耽誤他睡眠,常常催他早點睡覺導致閱讀時間減少。昨天還因為白天沒睡覺,晚上6點多就睡了,結果半夜從奶奶床上爬起來說“我要跟媽媽看書去,奶奶你在床上等我哦”,然后爬到我旁邊睡著了,嘴里還在說媽媽我們看這本書好嗎,我想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在大寶一歲半的時候我就開始陪他看書,準確的說應該講給他聽,有時候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口水都說干了,他還想聽。此刻容我自戀一下,說明我講故事也是挺吸引人的,哈哈……
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超出我的想象,曾經以為兩三歲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也不理解,但實際上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書本讓他明白了很多你說教所達不到的效果。比如有段時間他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玩具,然后我就給他講大恐龍分享糖豆的故事來引導他,結果確實有效,在那段時間他至少從不愿意分享慢慢變的愿意分享玩具。
說來慚愧,自從小寶出生后,因精力有限或做自己的事等原因,最近陪他看閱讀時間減少,有時候直接推給他爸爸,不過話說也促進了他們的父子之情,哈哈……總之設定這個目標主要還是想督促自己多陪孩子。
2. 每周看一本書
曾經在讀書時特別喜歡看一些文學書籍以此來宣泄偽文藝青年的多愁善感,尤其是當時風靡一時的青年作家,比如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等,似乎可以從書中找到感情的寄托。
后來進入職場開始看勵志類的書籍,經常靠雞湯來給自己打雞血,然而慢慢發現雞湯文對自己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工作之余人也開始變得浮躁不安,不能忍受孤獨,更不能靜下心去閱讀。因此中間有好幾年除了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再去看書。
直到有了孩子,大寶出生我開始看育兒類的書籍,當時第一本看的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完之后感覺醍醐灌頂,明白了很多大道至簡的育兒理念,還因此在朋友圈推薦了好幾次她的書籍。
說到學習還真要感謝我的兒子,自從他出世后我就開始不停的學習,因為擔心自己成為一個無知的媽媽,然而越學習越覺得自己無知,so……
于是閱讀面逐漸擴展,從育兒類書籍到理財類書籍,再到職場類書籍,最近開始迷戀文學類名家名作。其次還有互聯網的音頻類課程,經常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感覺自己就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著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至此我真的認為學習是一件能讓人上癮的愛好。還時常因為學習忽略孩子遭到先生的吐槽,所以經常在學習和陪孩子之間左右平衡,也很是憂傷。
每周一本書的目標是源于互聯網社交的發展,自媒體平臺的傳播,以及16年興起的知識付費課程導致手機占用了我一大部分時間,所以我需要刻意留出時間來閱讀。
并非說互聯網傳播的知識是不好的,反而有很多大V的經驗和知識值得我學習和借鑒,只是這些知識不像書籍那么系統和完整,畢竟有很多經典書籍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和理解。而互聯網傳播的知識更適合碎片化的學習。
3.? 每周寫兩篇文章
在大量吸收知識的同時,真正熟記于心并學以致用的知識則是少之又少的。之前有說過,知識,看過你能掌握30%,看完進行實踐你能掌握50%,看完進行實踐再講給別人聽你就能掌握90%。所以我想到了寫作,并給自己制定了寫作目標,每周寫兩篇文章。一來可以真正掌握知識,二來可以記錄生活和工作。等自己老了再來回憶和翻開年輕時美好的記憶。
4.? 每周運動兩次
任何美好的事情都離不開健康的身體,為了讓自己優雅的老去,我決定去學習瑜伽,并每周練習兩次。
5. ? 全家人出去旅游一次
今年的旅游目的主要是想陪父母出去走走,為子女操勞一輩子的爸爸說想去北京看長城看故宮,由于各種客觀因素一直沒能去成,今年必須幫他完成這個心愿,正好也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出去看看,一舉兩得。
6. 投資年復合收益率達到10%
愛好理財的我年度目標當然忘不了理財啦,目前離我目標累積理財本金還差那么一點,希望今年通過我和先生的努力能夠達成目標。期望年復合收益率達到10%左右,被動收入覆蓋目前兩個孩子的基本開支。
叨叨這么久終于說完了,希望2018年每一個努力付出的人都能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