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要旅行的人,大多是孤獨的。
那些把孤獨表現的淋漓盡致的東西,安靜而冗長,深邃而厚重,它們總會以一個簡單的形式結束,又突如其來,循環往復。
內心沉重,眼神迷離,總會微笑。
“談一場刻骨銘心的的戀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遇見生命中最好的你…”,這些似乎成為了內心安定而期望的。
以前總說女人是膚淺的,后來認定自己思想偏差,再后來覺得人都如此,再幼稚的事,在很多年后,都會為不經歷而惋惜。
走就走,還要走遠一點。
滾就滾,不要傷著自己就行。
勇敢一點。
過去就是旅行。
2,
暖小年說過,“在沒有遇到下一個他時,我不知道你是對我最好的。”
或許你不知道,最美的旅行,就是當下。
人之所以要旅行,是要重新開始或者活的更好。
以前是坐火車,現在是看風景;
以前是空曠的田野,現在是一望無際的惆悵;
以前是很多人,現在是一個人;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小魚說,三月的桃花,開的落荒而逃...
simple說,普羅旺斯,等待。
風景唯美,心境不同,旅行便無所適從。
串串去過很多地方,然后歸來。
我打電話給她。
她劈頭蓋臉,“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在做飯!”
我茅塞頓開,靠,就算你在做愛,也不能這么粗暴啊。
“村婦就是你這個樣子的。”
“滾!!!”
3,
有過一段時間,我認為去的多一點,就會認識多一點,這便是旅行的意義。
我選擇性的去感知那些自己所期望看到的風景,事物和遇見的人。
后來知道這只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忘卻了身臨其境并不止我一人,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每件事情本身就是不同的。
對于旅行,我們總是喜歡先定義再看見,而不是先看見再定義。
心理學上叫選擇性知覺。
遠與近,才會覺得距離是美。
我們總覺得遠處的高山,美于近處的平原。
我們總是覺得滿山的花海,美于茁出的整地翠綠。
我們總覺得遠處的風景,令人心扉,可解萬愁。
飛流的瀑布,湍急的河流,緩緩的小溪,那個更能靜人心境呢。
往事不再提,悲傷劃過眼角,夜。
越走越迷茫,迫如歸來!
你有沒有見過三月的桃花,粉的透明,花開就是微笑,花落就會肥沃。
你有沒有見過夏天的稻草人,鳥兒停在它的肩上,他們說了什么!
你有沒有見過空曠,一望無際的田野,你收獲了什么。
你有沒有見過冬天,大雪紛飛,你高興的像個孩子。
我們錯過了太多的風景,匆匆前行。
你說要去旅行,過于匆匆,
是不是忘記最好的自己和最美的風景,才會遠行,
心若無事,何必遠行,
心若有事,匆匆而過。
4,
你有沒有聽見自己的聲音,
你有沒有見過自己的微笑,
你有沒有說過,
勇敢一點,
都是旅行。
2017年
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