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許多書,但是讀完很快就忘了;
某個話題之前似乎在某本書讀到過,可就是很難想起來是哪本,就算想起來了也很難找到;
讀過幾本在講同一個主題的書,觀點有的雷同有的不同,想系統整理一下又不知從何下手……
上面幾個問題我都遇到過,不知道愛讀書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困擾呢?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嘗試了用思維導圖記讀書筆記,結果竟然發現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方式!
思維導圖讀書筆記,不僅幫我解決了上面的問題,而且讓我在讀書的時候思路更加清晰,因此閱讀速度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幾本書的訓練,我發現自己在總結歸納、邏輯思考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
所以今天就想聊一聊這個話題,算是對自己學習的階段性總結吧,也希望對感興趣的你有幫助~
? 為什么選擇用思維導圖記讀書筆記
一直以來,我采用的是劃重點、摘錄的形式記讀書筆記。把一些自己覺得有感觸、有幫助的內容,一條條摘錄下來形成文檔,一些啟發思考的內容在旁邊標注自己的想法。但是漸漸的,我感覺這種方式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很難從全局把握書的邏輯和框架。摘錄的段與段之間,也難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彼此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系。
然而思維導圖工具,本來就是為結構和邏輯而生,所以我想,如果換一種工具,使用思維導圖記讀書筆記會怎樣呢?
就這樣,我開始了新方法的嘗試,而當時在讀的書,正好是我已經挑戰過3次都讀了第一章就不得不放棄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稍微了解這本書的人,都知道這是講述閱讀方法的經典之作,邏輯性非常強,論述也非常精彩,但是對讀者的要求也非常高——必須要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態,以防一個走神就再也登不上作者的小船。幸運的是,這一次通過使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我能夠一邊讀書一邊畫,“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記不住上一章講了啥”。讀罷全書,思維導圖也幫助我繪制了整本書的“地圖”,就算是已經過了半個月,我再次打開這張地圖,整本書的重點和結構也都清晰在目。
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思維導圖讀書筆記的強大力量:
?幫助讀者在整體上把握書的主題和框架;
?將整本書提煉成一張圖,話題之間關系一目了然;
?因為這張圖是讀者親自畫的,即使過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再看,仍然能喚醒讀者腦海中當初對閱讀這本書時的記憶。
? 用思維導圖記讀書筆記的方法
(1)找到主題,初步設計讀書筆記的骨架
思維導圖是通過層級發展的方式,從中心向外擴張來記錄讀書筆記的,因此,越接近中心的主題就越有概括性,也決定了它的子主題的內容和方向。可以說,沒有中心主題,就不可能有子主題。那么怎樣找到中心主題呢?有兩個方法可供參考。
方法一:通過閱讀序、引言、目錄部分,找到中心主題
拿到一本書之后,不要著急進入正文部分,先讀一讀序和引言(如果有的話),這部分對整體把握這本書是什么類型、在講什么問題、作者將通過什么方式陳述觀點等等有很大的幫助。目錄部分是作者給這本書劃分的基礎框架,現在很多的書在目錄頁的章節部分也會摘錄一兩段文字陳述中心思想,這對把握章節的內容就更有幫助了。
想象你準備第一次進入一個巨型的游樂場,入場之后你首先拿到了游樂場的官方地圖,為了搞清楚都有哪些游樂設施以及他們的位置,你需要通過地圖來了解和規劃自己的路線。讀書也是一樣,而目錄就是這本書的官方地圖,通過閱讀目錄,基本上可以找到自己最關心的內容。
所以,好好利用序、引言、目錄的部分,找出書中的中心主題,并通過這些主題嘗試搭建讀書筆記的骨架。
方法二:基于閱讀目的,找到中心主題
當購買一本書時,讀者一定是帶著某些目的,或者說這本書一定有某個最打動你的地方,才讓你愿意為它花費金錢和時間。所以找到閱讀目的,并根據它來初步設計讀書筆記骨架的方法也是很好的。
還是游樂場的例子,這一次你知道有些游樂設施你并不感興趣,而且你非常清楚自己非玩兒不可的項目有哪些,所以只需要把這些項目標記出來,然后研究如何抵達的路線就可以了。
比如《創新公司皮克斯的啟示》,因為我想知道皮克斯為什么能一直保持自己的創新精神,以及為什么人才能夠在皮克斯發揮自己巨大的潛力,所以這本書我并沒有按照作者目錄中給出的結構設計我的讀書筆記。
(2)一邊閱讀,一邊將相關的信息歸類到主題的子項中。不知道怎么歸類的,暫時統一放在一類
現在你已經有了中心主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這些主題繼續延伸。因為中心主題非常清晰,在閱讀的時候只需要把相關的內容填充進來就好了。比如上文提到的皮克斯保持創新精神是因為實行了一系列的創新管理舉措,那么就可以將具體的舉措列到下一層,而每種舉措在應用過程中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又可以列到再下一層。
另外,你可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了以前并沒有被列入中心主題的其他主題,這時候如果你還不知道該怎樣給他們歸類,可以暫時先統一放到一邊。隨著閱讀的深入作者后面可能會更加詳細陳述這個主題,或者隨著你理解的加深會發現原來它們是屬于原有的中心主題中的一部分。
這個過程就好比你已經開始在游樂場中行走,正在前往自己想去的游樂設施一樣。在路上你通過借助路標的指引和實地的探索,對這條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途中你可能對原本沒有被列入計劃的其他游樂設施的廣告產生了興趣,你可以先把這個廣告收起來,后面再好好研究一下它是不是值得你去一探究竟。
(3)整理,提煉,總結,完成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現在,你已經讀完了這本書,或者說你認為已經收集到了全部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接下來就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整理了。其實整理的動作并非只進行這一次,在上一個步驟中,你可能根據實際情況已經在調整讀書筆記的結構了。但是最后的整理仍然是必要的。
在這一步,你可以再檢查一下整體的框架是否合理,父主題和子主題之間邏輯關系是不是正確,有沒有哪里是你覺得困惑或者不能說服自己的地方。
這個過程之后,事實上你已經繪制了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游樂場地圖。下次再回到游樂場,你只要帶上這張地圖就可以了。
? 最后有兩點建議,分享想使用思維導圖記讀書筆記的同學
1.雖然思維導圖的工具很好用,但是決定工具效力的是人,而不是工具本身。有小伙伴問我有哪些教授思維導圖的書可以看,或者具體推薦哪種思維導圖的工具。我覺得其實工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它。東尼·博贊先生是思維導圖之父,他的《思維導圖》推薦閱讀。另外《金字塔原理》是講邏輯思維的,值得一看。
2.每個人做的思維導圖讀書筆記都不一樣,所以不要過于依賴他人的筆記。因為每個人看同一本書的閱讀目的可能千差萬別,對同一個主題的的理解也可能多種多樣,通過別人“過濾”之后的筆記,可能已經失去了對你來說最有價值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筆記本身,而是記筆記的過程。
作者:張延碩(微信公眾號:kamiyass),用戶運營,產品經理。如需獲取文中的思維導圖高清版,請關注公眾號,回復關鍵字“如何閱讀一本書”“領導力”“皮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