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陌陌已有一些時日,偶爾會在圈子里曬些習作,也收到一些網友點評及建議,這不,年前最后發的一帖,就有一網友留言∶〈我〉雖然是外行,可覺得很好看。話很樸實,沒有過多修飾,也沒有華麗的語言,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卻讓人暖心。
? ? 書法之美已無須質疑,數千年來無數學子的畢生追求就是寫得一手好字,先賢典籍可謂汗牛充棟,各種理論層出不窮,以致成子中華民族文化百花齊放的一種國萃。
?
? ? 進入現代,雖然毛筆作為書寫工具己淡出曰常書寫,可作為修身養性的愛好依然是華夏子民的一種高尚選擇,也有不少鐵粉不惜花畢生之精力,沉迷其中。先賢杰作已百花競放,今日之騷人也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
? ? 繁華背后當然有各種利益沖突,自然也有為利益而夸夸其談者,也有為其尋找理論依據者,為其自以為美者辨解。當今書壇直是書法之江湖,各顯神通,各出奇招,譽美之詞言于表,浮夸之風大行其道。更有大言不慚者曰∶不懂其書法之美者便是不懂書法。藝術作品之美與不美在于能否與欣賞者產生共鳴又豈是幾句恐嚇之語可能讓人認同乎!?
? 古賢有云∶書者,心畫也。所以書法以心法為上,所謂用筆千古不易也是指在筆法純熟之下,所書寫之筆勢形態等俱因心法而變,隨心態不同下筆之輕重緩急,絞轉翻折,順逆平和等而出現墨法的干枯濃淡潤燥等不同的表象。而這表象則是心境的映象,故言書者心畫也。而書寫者的心態與自我學養及生活閱歷息息相關,是故古賢有云∶書者乃文章之余事也,歷史也從未有一書家純靠技法而留名青史者。
? ? 相較于當今書壇,則過于注重形式及技法,有的所謂當今泰斗更提出書法乃純屬結構的游戲,筆法則可忽略不計,這對于寫字來說也許是足夠了。如果想以書法怡情表意則僅是萬里長征之第一步,結構者有如仿宋之體或館閣之法千人一面,萬人同態。是人也者雖一指紋尚無相同之例,何況于心乎。世事變遷,歷史的推進,今人與古人的生活環境己大相徑庭,個人的經歷又各有千秋,而心境這個東東,時過境遷便己不再。所以怡情達意之書法又怎可千人一面而能乎!?
?
? ? 吾雖習書經年,亦嘗博覽名帖,然多是游目,未及深研,身居山野,亦未得當代名公指點,故所書不入古法亦未近今風,僅以胡涂為樂耳,此亦或吾之幸與不幸者也,所幸者不泥古亦不染于今,所不幸者是吾終為孤魂矣。然以吾意者終是獨持偏見一意孤行于世,而難時人候門也。此亦吾習書之樂也,吾手揮我亳,我筆寫吾心足矣。正是,寧作篷蒿人,勿為朱門犬!吾何必要入以形式為重,制作為王時流之法眼乎,今幸有人云,(我)雖然是外行,可覺得很好看,亦不枉吾習書多年矣!
? 作者傳,韋克健,簡書.微信號惠明坊。這家伙名又經傳!!(本文書法插圖均為作者本人的涂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