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天營業廳“不務正業”了,你會怎樣?
還記得我們昨天寫的便利店轉型嗎?今天我們來說說營業廳轉型會是什么樣
想象過營業廳外賣牛奶嗎?
可以到營業廳里去拿快遞?
營業廳里有家電優惠活動?
營業廳里可以領電影票啦?
營業廳不好好工作來干這些?
簡直是前所未有、不務正業的事情,
然而這些與運營商營業廳互不相關的事情,
正在逐漸與營業廳的工作結合,
與傳統的賣號卡、推寬帶、
辦套餐等工作內容相比,
這些舉動確實像是“不務正業”,
但也是目前看起來運營商渠道變革
和轉型可以嘗試走的一個路子,
或者說是不得不為。
一、新零售時代營業廳無路可走了么?
是,不僅是營業廳無路可走了,整個運營商層面也是如此。以中國移動為例,2017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實現營運收入人民幣38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關鍵指標arpu出現了十幾年來的首次同期增長,但這就說明中國移動的發展情況就此安穩了么,事實并不如此,之前數十年語音業務為主的時代arpu持續下跌,2017年則是憑借流量的紅利實現短暫增長,但是流量經營同質化嚴重,慘烈價格戰之后arpu不升反降,十幾年依靠增量增收的光景也耗盡了人口紅利,未來運營商和營業廳只單純依靠號卡和寬帶等業務已經沒有出路,而只有向綜合數字化服務商發展,才不至于無路可走。異業合作
二、綜合數字化服務商這條路怎么開始?
中國移動在今年全面推動大連接戰略,中國電信致力于發展成為綜合智能信息服務商,而聯通混改已經大力推行,接入互聯網等各方企業進行國企改革,三大運營商著重布局的都是未來的綜合數字化服務時代,橫掃傳統實體商業的互聯網能解決數據傳輸、網絡服務的問題,但是解決不了現實生活的物理問題,比如馬上喝到牛奶。運營商要向綜合數字化服務商轉型,最能依賴的就是分布在全國各地大街小巷的營業廳,營業廳是運營商最基本的生存單元,也是實體渠道與互聯網和電子渠道融合重新崛起的依靠。那么營業廳賣牛奶、充當快遞點、結合電影院觀影活動等等“不務正業”的跨界和創新舉動,就是整合資源和拓展業務向綜合服務商轉型的最起始的嘗試。
三、營業廳這樣做會被“不務正業”嗎?
營業廳未來的服務只能是越來越細化和越來越貼近客戶的。現階段的賣號卡、推寬帶、辦套餐等工作內容或者服務可能在不斷地變革和轉型中就不再是主流,因為這些都可以依靠越來越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更快更好地解決,營業廳要發揮的是獨特的實體渠道價值,可能承接的并不一定要有實打實的商品或者產品,但絕對能提供實打實的方便快捷的綜合服務,而這時運營商的業務體系也將隨之改變。異業聯盟
舉例來說, 日本著名服裝品牌優衣庫聯合高端百貨商店 Neiman Marcus 與增強現實創業公司 MemoMi ,共同合作推出在店內安的裝增強現實試衣鏡 Memory Mirror。依托增強現實的先進技術,這面鏡子會根據顧客的身型數據幫建立用戶檔案,顧客在鏡子前試衣時,Memory Mirror會實時地顯示顏色建議、樣式以及搭配建議;如果當時無法確定購買,顧客可以通過 Memory Mirror將自己的試穿視頻發送到郵箱,回家觀看后再決定是否要在網上下單。除了依托技術,優衣庫想要獲取用戶的數據信息,無法通過互聯網直接獲取或者獲取的不完整不準確,然而實體渠道卻能夠做到這一點,當顧客到線下去試穿時,儀器會收集到用戶準確信息進行推送甚至是個性化定制,可以做到比用戶更懂用戶。
與百貨商店服務相比,遍布全國各個角落的營業廳,依托運營商獨特的技術優勢和營業廳地理優勢和巨大客流優勢,更能承擔和發展這樣的功能和服務。試想一下,當你閑暇時到營業廳去辦理業務時,看到旁邊有這樣一個布局精美且功能無敵的試衣鏡,是否會激起一絲購買或者定制漂亮又合身的衣服的沖動,也許這就是未來營業廳可以向用戶提供的綜合的、全新的業務和服務。
這也印證了那句看起來有點“不務正業”的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