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 關于華為有很多說法,想找本書來看看,找到這個電子版。
- 作者 田濤 吳春波也不知道是什么來路,2012年12月上市的書。
內容
0
- 視野,意志,品格。 --任正非送給年輕人的人生格言 15/336
- 引子 33
chap1 常識.真理:以客戶為中心 53/336
1.客戶: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
- Serge Tchuruk投資了兩大企業:阿爾斯通和阿爾卡特。
- 如何圍繞消費者的需求,為公司定位,為管理者定位,為公司的產品定位。
- 真理都是赤裸裸的-錢鐘書。{所以有時看到啥新名詞時,首先得從最開始的真理和常識去考慮問題,這比聽概念重要。}
- 蘋果公司的成功不是技術,不是產品,是 喬布斯那永遠貼近人性,貼近客戶的敏感而偏執的靈魂。
2.偉大公司的衰落 60/336
- 朗訊1999年1月,市值高達1340億美元,股價84美元;2002年9月跌到幾十美分,2007年民阿爾卡特合并。
- 吳鷹 在最佳的時間點,買斷了日本已被淘汰的小靈通技術,并充分拿捏準備了政府主導競爭的機會窗口,在中國通信市場,贏得了幾乎完全不可能的一場成功的博弈。
- 受欲于人,猶如逆風執炬,必有燒手之患。
3.25年面壁:任正非論“以客戶為中心”
- 1987-1994:活下去是根本
- 1994-2001:走出混沌
4.百年老店,千年廟堂 73/336
- 宗教的偉大與永恒就在于 它是完全根植于人類精神世界之上的超物質力量,直指人心,點化人性,牽引和規范人的道德與行為;更重要的還在于,它以最智慧的方式回答和解釋了人類終極的困惑: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
- 常識推到極致就是宗教。
chap2 常識.真理:以奮斗者為本 79/336
1.允許萎縮,不允許崩潰 80/336
2.商魂:任正非論“奮斗文化” 85/336
- 以客戶為中心 是忠實于網絡的責任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 奮斗 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以及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作的努力。
- 狼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
3.羅馬街頭停擺的鐘表 91/336
4.共享:以奮斗者為本 97/336
chap3 開放:順應者興,逆者衰 107/336
1.不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 108/336
- 王安電腦的例子;當時cisio的錢伯斯還當過王安電腦的雇員。
- 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這是華為必須要走的過程。
2.開放是主動的,也是逼出來的 117/336
3.開放: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124/336
- 華為文化里積淀了一種獨特的風格: 冷靜,理性,克制以及自我批判的精神。
4.開放是一門思想藝術 132/336
- 1998-2008年的10年,是華為歷史上最開放的10年。
- Q解釋了一下為什么HW不接觸媒體{不希望被外界對他們自己的決策說三道四}
- 永遠不要利用媒體,我們要改善和媒體的關系,而不是要利用媒體。--任正非
chap4 妥協:叢林中的生存之道 143/336
1.由“斗士”向“柔道高手”的轉變 144/336
- 錢乘旦,北大歷史系教授
- 為什么荷蘭,葡萄牙,英國能輪流殖民世界?
- 《開放,妥協與灰度》的講話
2.“戰”與“和”的辯證法
- 拉賓和沙龍的哲學區別?{ 商場拒絕走向極端,政治亦如此。} 向拉賓學習遠見,向沙龍學習務實
- 領導:就是在面對危機的尖峰時刻,不盲從大眾,胸懷未來,并且善于因勢而變,將國家或組織領出危機的卓越人物。
- 王育琨管理學家?
3.“BEAT華為”與“打港”
- 打李一男的港灣,除了打擊一股離職和抄襲華為外,還是打擊外部投資基金?當時的兩個原則:a.讓他們有營業額但不掙錢;b.不讓他們上市 這體現了任正非做事不做絕,愿意妥協的文化?【最狠的一手是公布了港灣的股權結構,讓他們內訌了】
- 邏輯是自動推演的結果,反邏輯才能以奇制勝。
4.并非一個人的奮斗故事 165/336
- 布什自傳《尖峰時刻》。
chap5 灰度理論:凝聚十萬知識分子 171/336
1.太極八卦:白魚與黑魚
- 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因素,在一段時間內的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 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 灰度。
2.灰度是一種境界
- 《私人水下城市》 “在別人眼里,我究竟是怎樣的?”
- 領導者的重要職責:創建正確的組織評價體系,使個人追求與組織目標相統一,同時,能容忍每個人不同個性的自由張揚,但又要疏導和抑制自我情緒對他人和組織的破壞性影響。
- “亞文化”的核心問題則是“小道消息”和謠言的傳播力和殺傷力。
- 寬容所體現出來的退讓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 企業領袖和“帝王”的區別?
3.該如何定義華為文化
- 任正非觀看《大秦帝國》的感受是:‘改革實在太艱難了,如何把握節奏,火候,力度,最大程度地爭取支持者,減少對抗力量,是一門不易掌握的灰度和藝術’
- 任何民族的歷史,其實本質上是一部民族的性格史,以及建立在民族性格基礎上的組織變革史。
4.從“思想云”到“思想雨”
chap6 自我批判:恐懼造就偉大 201/336
1.黑洞現象與熱力學第二定律 202
- 1854年,歐洲人克勞修斯首次提出了“熵”的概念。
2.耗散結構與自我批判 210
- 1977年,現代熱力學的奠基人伊利亞.普利高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美國人路易斯.凱爾索,提出了員工持股計劃。
- 華為成功的關鍵是: 自我批判。
3.“思想批判”與“EMT宣言” 219
- 尼爾.弗格森《文明》一書中認為,現代西方文明歸功于 六項“殺手程序”:競爭,科學發展,財產權,現代醫學,消費社會以及現代職業倫理。
4.王者的滅絕與“組織批判” 229
chap7 變革:漸進與激進 239/336
1.冰冷的刀鋒:不變則潰,則亡 240
- 逝者如斯夫是啥意思?
- 創新一定要在理解基礎上去創新,而不是在沒有充分理解以前就發表一些東西,那你是在出風頭。
2.蕭(何)規曹(參)隨:保守是個好東西 246
- 告別革命的方式,而是持之以恒的改善或改良。
3.文化是制度之母 252
- 1996年前夕,市場部集體辭職
- 2007年,8年以上老員工要辭職和公司重新簽訂合同
- 在華為,人們在利益上更多關注的不是薪酬,而是分紅與資金?這是不是真的?
4.變革的藝術:時機,節奏,成本與其他 262
- 企業家的核心使命在前路茫茫的充滿了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尋覓確定性,尋求方向與突破點以及制勝的法術。
chap8 “戰”靠勇氣,“略”靠智慧 269
1.任正非:一個永不結盟的孤獨者 270
2.戰略聚焦:20多年只做一件事 272
- 在西方,政治家用商業思維行事,處處強調契約精神,強調以數字多寡定成敗。而在中國國內,商人常常用政治方式思考,作決定。
- “戰”即是進攻,拓展,攻擊性前進;“略”即是謀略,規劃,設計。 我是誰?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 定力,抵擋外來任何誘惑的巨大定力;忍耐,壓抑個人和企業內部的各種躁動和沖動的忍耐
3.旋轉的木馬:華為的市場戰略 285
4.華為的戰略生成機制 294
chap9 均衡:力量,彈性,規則 301
1.均衡發展,天之道也 302
2.思想舞蹈:系統性思維 310
3.戰略乃宏道,戰術乃詭道 318
- 經營不等同于 管理;經營是組織效益的最大化,管理意味著高效率。
4.華為:企業管理哲學的成功 323
- 灰度與均衡,與實用主義。美國作家 西奧多.H.懷特《美國觀念》
收獲
- 也算是標題黨,但我感覺更多的是宣傳了華為的文化,但其興和亡,可能都是這種特性?
- 主要有三點文化:艱苦奮斗,灰度文化,批判思維。
- 但整個引起我思考的是:這么大的一個組織是如此貫徹與執行的?
- 任老板確實對組織歷史與變化掌握得比較多的啊,果真是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