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小班的時候,是在鄰村,每天早上都要走一段路。通往學校有兩條路,一條是公路,需要從我們村北的一個洞穿過去;另一條是小路,經過村里的莊稼,還有不少野樹野花。
那時候應該還算是比較喜歡冬天,因為可以下雪好幾天不用去學。而且當時新學校還在建設中,實際的學校租的是民房。
冬天家里一般都存有紅薯,最喜歡就是把紅薯放在爐子旁邊圍的土炕,可以燜上大半晚上,早上起來剛好吃到熟的了。熱乎乎的紅薯,捧在手里,剝下發黑的一層外皮,里面嫩嫩的,咬上一口真是美極了。爐子后邊是一個溫罐,提前放進一些硬柿子,沒幾天,也會被溫的甜甜的,再或者夜里放進蘋果或者梨來,早上吃著也是熱熱的,暖心的很。
那個屋子其實依然還有,現在早已沒有爐子和溫罐,它變成我們家的一個臥室和電腦房。作為我們家曾經的廚房,它已經不存在,但是屋里依然有個新的鐵爐,每到冬天,還會點燃煤球,一方面取暖,另一方面偶爾家里人在一起吃個火鍋。每一個冬天進屋,都會想起它,原來這是我小時候經常吃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