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天閑來無事和孩子爸和耀子復習“掌中大腦”,沒想到的是孩子爸的描述讓我刮目相看,他的侃侃而談讓我覺得人最大的魅力來自于肚子里有墨水還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兒[偷笑][偷笑][偷笑],雖然他的很多語言不是那么專業但我們感受出他在用心,能感覺他為了讓我們同步進步一直在用心。
? ? ? ? ? 課程回顧:第二節課知識點比較“高”,說實話在課堂上滿心想把老師所有的話都記到腦子里,可總是會多少有些疏漏,于是不得不借用工具——網上買了一本《正面管教》書籍。通過筆記和書本上的講解對——掌中大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 ? ? ? ? 將我們的手掌模擬為大腦。當你伸出手掌,掌心靠近手腕的地方就是腦干,那里負責我們的呼吸、心跳,被譽為“生命中樞”。如果把大拇指彎向掌心,大拇指可代表中腦,這是我們儲存情緒和記憶的地方,也被稱之為“原始動物腦“。然后,我們將四指合攏,放下。這時,我們就握成了一個拳頭,拳頭此時代表著整個“大腦皮層”,它負責接受和調節來自我們感官的各種信息。拳頭的前面,就是指甲蓋的部分,代表著“前額葉”。前額葉負責調控著以下機能:情緒、人際關系、反應靈活度、直覺、思維視覺、自我意識,逃避恐懼,道德品行等,也叫“理智腦”。當我們很理智的時候,我們知道邏輯判斷,社會交往,形勢分析,情緒管理.....我們大腦理智的那部分,就像一個蓋子,緊緊地關住我們人類的動物本能。但是爆發的那一刻,就是,“啪”,打開了大腦蓋子。
當你生氣時,你的手掌大腦蓋子就打開了,由拳頭養成了手掌,我們的“理性大腦”(額葉)不再起作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中腦的部分就露出來了,這時候你的狀態就是動物腦的狀態,處于本能反應狀態,你的行為就會成為動物腦為主導,不理智,情緒化等。這時我們就沒有能力去調控自己的情緒了,(比如你媽因為我打壞暖瓶而發怒時)也沒辦法恰當地處理(我們之間的人際)關系了,通常也不能及時地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有不妥了。這也是為什么大家在爭吵時經常說出許多非常難聽的傷人的話,事后自己也非常后悔,要知道這個時候是自己完全不受理性控制的時候,是“原始腦”和“動物腦”在發揮作用。
是的,我們常常會掀開我們的蓋子,就是你看到“失 控、發火”的表現。
并且由于神經元的鏡像反映功能,當看到打開“大腦蓋子”的人,自己也很容易變得打開大腦蓋子。如果雙方都處于大腦蓋子被打開的情況,沖突在即。
人們不會永遠打開大腦蓋子。學正面管教不是要讓我們永遠不打開大腦蓋子,而是當我們大腦蓋子打開的時候,自己能有所意識到。
情緒管理是我們必修的人生功課。當風雨欲來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冷靜下來,合上我們的“大腦蓋子”,讓我們的“理性大腦”真正開始工作起來!我們不可能用“原始腦”做出理性的思考。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這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
如何才能“合上大腦蓋子”呢?
? ? ? ? 我們跟隨侯老師一起學習“積極”暫停。暫停的目的是給孩子一個短暫的間歇機會,等到感覺好起來之后再嘗試解決問題。需要建立一個“積極暫停角”。積極暫停角是指孩子情緒均不佳時,可以選擇讓自己的情緒平復或冷靜下來的一個地方,那里被稱之為“暫停角”。對于“暫停角”的理解,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不能夠用于懲罰,只能夠安撫情緒。
對于孩子的暫停角,需要由孩子選擇、布置、起名,孩子參與越多越好!孩子需要了解:“有時候我們會生氣,這是正常的情緒。這時候我們需要點時間冷靜下來。咱們來建個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懲罰你的地方,而是一個你喜歡的地方,你在那兒能冷靜下來,能感覺更好,因為通常人們感覺更好,才能做得更好”。
? ? ? 今天學習“掌中大腦”這個工具的目的主要在于,不是說我們從今往后就不能發脾氣,而是說,我們今后可以比之前更快地意識到你在干嘛。在大腦蓋子打開的時候,盡快的意識到:“哦,我的大腦蓋子打開了。”并冷靜下來。哪怕只是早一點點,那有可能,事態的發展會完全是另一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