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談-讓他把話說完,雙羅會,感受到創業者的狀態,比照著自己,若把自己當成一家創業企業的話,該如何?
有社交恐懼的羅永浩,在產品方面是有積累的,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玩票心態,雖然跨界巨大,但“第一性原理”是符合的,不是前沿突破,而是既有技術的整合做成產品;不擅長的,找相關的人去組隊。
但在執行的過程中,把原理推演下去,碰到了很多的bug,也正是日常工作中所需要去攻克的,把錢、人用到戰略的方向上去,正如整個長談視頻一樣,要做就做最精致,否則不做。但這一點往往成為那些遲于行動的拖延癥患者的借口,也需警示。
英語教師、培訓從業人員,也能進入手機行業,且剛開始在說服投資人的理由方面,在今天看來,是道理滿滿、擲地有聲,而在當時四處碰壁。
這是人的基因眼見為實,以趨利避害,而可能妄殺如羅永浩這樣的企業家,但大抵是極其有效的一個篩選標準,得企業家、產品人,自己去想辦法跳出“經驗不足”的負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