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喜歡一個字,淡,平淡的淡,其實很不平淡,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淡是一種寧靜,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飄逸;淡是一種大氣,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淡是一種鎮定,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從容.
淡,由本互不相融的水火組成,相互滲透、相互平衡才組成了“淡”。淡字,雖有兩火,卻有三水,或許兩把火不及三滴水,才會讓此字有水之境:淡泊,不經心在意,卻是一種堅守。淡然,無影無形,卻是一種大智慧!
有些事物往往就是看似矛盾,似非而是。常說靜淡如水,看似靜止的狀態實則平緩地流淌著,然而一旦流走,便是再也無法回歸到原點,即使流的真的還是“水”,可此“水”已然不是彼“水”了。心有歸宿、活有規律、見怪不怪、波瀾不驚、穩若涅盤,怎一個淡字了得!
淡,胸有溝壑,意由心生,筆隨意走。毛筆筆尖點在宣紙紙面,墨汁瞬間渲染開去。點行云流水;提,細致縝密;撇,自定灑脫;捺,一氣呵成。淡墨淺暈,點點朱砂如此而已。淡,這一字十一筆卻無一筆橫平豎直,正意味著人生沒有平坦的道路,一波三折。“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素雪梅香,總離不開一個淡字。當我們經歷曲折、坎坷之時,不必長想“春風得意馬蹄疾”乃需牢記“落花流水春去也”,心頭的陰霾自會如晨霧散盡,從浮躁的心緒中尋到幾許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