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知的態度
我們害怕未知,我們希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
害怕未知的表現
** 鉆牛角尖,打破砂鍋問到底。**
這種追本溯源的態度并不是不可取,但同時也要意識到沒有哪個人在哪個問題上能夠全知全曉。所以有時候我們也要忍受一定的未知。
未知帶來的壓力
對未知的恐懼早已根植在人們的基因中,只是程度不同。一切未知的,不可知的因素都會威脅到人們的安全感。
隨著未知因素數量的增加,其帶來的恐懼害怕的后果(壓力)也會以幾何級數增長。在進入任何一個新領域時,這種壓力都會使新手窒息。
我的感受
認識到未知的存在,會讓自己在學習任何新技能時,更加坦然的面對這種未知的恐懼。
如遇老手對自己的不耐煩、奚落,也應理解。因為他早就忘記了自己當初學習時的笨拙了。同時也提醒自己要臉皮厚,只要可以促進自己成長,臉面算什么?
例子:
編程中的foo,bar;循環代碼塊的起始字母用i。
自學任何一項技能過程中,這種牛角尖陷阱無處不在。
如何面對未知
一、我們必須接受一定的未知。
首先,我們要承認自己不能全知全曉。有時候有些問題沒有答案;有些時候即便知道答案,其原因也不見得是我們能搞懂得。
再次,未知分兩種,一是永遠(超過100年就算永遠了)無法解決的;另一種是在可遇見的未來也許能解決的,比如第一章不懂的到后面幾章才能理解。
二、適應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如果做不到這些,就會平添很多焦慮,而焦慮會導致時間浪費;另一方面焦慮情況會導致理智被清空,而在理智清空狀態下做的決定都可能是毀滅性的。
最佳的方式是記錄下自己的問題,在未來某一天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