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得小學初中時文化課成績都數一數二,就是體育是個犯愁的科目,尤其是仰臥起坐這個項目。每回考試都是非常勉強地在一分鐘內完成二十來個,達到及格線。
上了高中后,身體素質太差,以致于休過學,復學后一個學期共20周,病假就請了10周,都讓段長請過去辦公室談心(又想勸人休學)。除了跳繩接近滿分外,800米考試都是極為艱難地完成考核任務的。
大學后的第一個考驗就是軍訓,根據前不久香的描述是當時經常看到我臉色不好,但我還是堅持不請假訓練下來了。兩周后,全專業只有我一人得到了“優秀學員”稱號。
后來的各種體育課,上得不多,一度還變成了一些基本的運動被醫生建議要停止,通過申請免試才過了考核關。
2
一直病病懨懨的,很長一段時間幾乎不運動,騎騎自行車,還只是一時興起偶爾為之罷了。直到2008年,偶然間接觸了瑜伽,懷著忐忑的心情去試著上了一堂課。
沒想到第一堂課就遇到了一個“魔鬼”教練曉敏,各種體式各種堅持時間的延長,讓第一次接觸該運動的我汗流浹背。好在我天生韌性較好,一直壓腿之類的動作都能達到老師的要求。
一開始的瑜伽課我堅持的程度也不高,一方面是身體小病不斷,另一方面也如同大多數人那般犯了“懶”病。
后來認識了康康老師,她上課的方式以及她的對于瑜伽知識的傳播、養身的見解,讓我很是認同。于是我每周只要有她的課都能堅持去練習,一周有至少三天會踩著點到瑜伽館。
一段時間后,家里看到我的變化后,就非常支持我練瑜伽。母親更會充分創造條件,讓我能在下班后趕上5:50的那節課。
3
很多人運動就是為了減肥,我的體重,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一直處于標準體型(現代審美來說,就是偏胖!),瑜伽練了好幾年,也幾乎都是上下兩斤在波動,說不失落那是騙人的。
幸運的是,我卻發現,瑜伽可以調節情緒。以往經常碰到工作生活上不開心的事,一堂60分鐘的瑜伽課上下來,那些不快早就煙消云散了。它讓人有一種身心靈達到統一的感覺。
后來在自己的影響下,身邊的好幾個同事、表妹、學妹也陸陸續續接觸了瑜伽,有的現在還在不定期地進行著,讓我甚有成就感。
4
產假期間,在母親大人的大力支持下,我進行了大概一個多月的晨跑。后來上班,突然發現一個記錄運動步數的軟件,也發現了“騰訊公益”公號上可以捐步(一開始1W步可以捐2元,后來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調整為1W步捐1元。)上面有個人每天都是兩萬來步,十幾公里的運動量,讓我心生敬佩。
于是在停止了幾個月后,我又開始了跑步。這一次堅持了大概2個月,體重減了十來斤。后來又因為各種因素而停滯了,所幸沒有復胖。不跑步,也會創造機會散步、做操,于是運動、公益兩不誤。
去年的跑步一般維持在兩三公里。前段時間恢復運動后,一口氣跑完400米標準跑到10圈,停下后也不會氣喘吁吁。現在幾乎每天都是在風景湖完成5-6公里的長跑,也是基本不停歇,時間維持在30-45分鐘之間。
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會在家做點鄭多燕的操或者瑜伽。馬兒也會像模像樣地學一學,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樂趣。
堅持運動給自己帶來諸多改變,身體更健康,體重得以控制,工作效率提高,專注度提升,生活更加規律合理。
作者簡介:馬媽,HR一枚。喜歡讀點文字,跑個小步,練個瑜伽,最近堅持寫點字。自認為還算積極也能向上,卻離斜杠青年還好遠。立志做個自律又有趣的知心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