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總是問我“實習有沒有什么收獲啊”
我總是不知道該怎么說,可能我一貫腦子比較混亂,表達自己的感受時需要反復組織好語言才行。
實習以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查個房,量個血壓,偶爾測個心電,偶爾開個藥,偶爾寫寫病歷,每周跟老師出一次診,其余待在辦公室的時間就是聊聊天,學學習(畢竟是在辦公室,所以學習效率不是很高)。
收獲呢,就是對于腎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學會了寫病歷,學會了開藥,跟患者說話的時候沒那么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了。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對于我來說,其實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開藥和面對患者的時候,每一次開藥時都要核對好幾次,生怕弄錯了一步;第一次自己去查房也是經(jīng)過了很久的思想斗爭的,好在最終選擇了勇敢,才使得我現(xiàn)在能比較從容的面對患者。
? ? ? ? ? ? ? ? 理性與感性的分割線
我喜歡這個地方,喜歡這里的人兒,不管是老師,學長學姐,還是患者,都讓我覺得很溫暖。
老師是一個很親切、很可愛、很負責、很認真、很忙的人,會耐心地教我們怎么做,查房時也會經(jīng)常跟我們講講課,私底下會像個大姐姐一樣跟我聊天,很喜歡她~特別是她夸我的時候,哈哈哈哈哈……
學長有點兒像大耳朵圖圖,也可能是因為大耳朵像吧,但自從換了新發(fā)型之后,是真的很像了!說話聲音很特別,走路像個老大爺,他笑點很高,也可能是因為反射弧比較長吧,說完一個笑話還得反應一下,然后意猶未盡的哈~哈兩聲!笑得很有特點,所以聽到他笑我也總是會忍不住笑。學長人也很好,會給我總結(jié)考研重點,還是手寫版的,回答我的問題時也是很有耐心,所以我總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他,哈~哈……
另一個學長特別有意思,笑聲特能感染人。也很熱情,跟老師們,學弟學妹們,患者們都相處得很好,是一個開心果,他只要待在科里,基本上是不會冷場的,也很負責,說是要回家,但每天還是會來科里,推遲了好幾天才真正的回去……
患者呢,老師的患者很多,就挑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說說吧!
患者1號,叫他黑大叔吧,黑大叔是個看上去很老實的河南人,住在走廊的加床,他總是一個人,有幾天突然發(fā)燒,不好控制,持續(xù)了兩三天,一直也沒有家屬過來。有一次路過,看見他躺在床上,閉著眼睛緊緊的裹著被子,看著讓人覺得很心疼,然后鼻子一酸,眼淚就沒忍住。之后他兒子來了,一直陪著他,直到他出院,我還是挺寬慰的……
患者2號,叫他挺好爺爺吧,挺好爺爺是個很可愛的老頭,說話時慢吞吞的,還會有豐富的表情和動作,所以每次跟他說話都很想笑。每次去查房問他情況,他都說“挺好啊,病治得挺好的”。有時候我去給他量血壓,順便問問他的情況,他要是有什么不舒服就會跟我說,說起來就沒完,先說怎么不舒服,然后說有時候覺得早點兒去了還好點,生病太難受了,這兒疼那兒疼的,活了這么多年也挺好的了……我就會安慰他說會好起來的呀,他會笑笑說“這小姑娘挺好啊”!啊對了,有一次在電梯里遇到挺好爺爺,問他“老師休假了,你不回去啊?”他沒聽清,我又加大音量說了一遍,他還是沒聽清,由于電梯里還有別人,我就不太好意思再大聲說了,就說了句“沒事兒”,他瞬間就聽清了,說“哦”……頓時我想起了“馬冬什么?馬什么梅?什么冬梅?”,“沒事兒大爺,您歇著吧”,“好嘞”……然后從8樓憋笑到1樓……
患者3號,叫他傷多多爺爺吧,他的老伴兒也很有意思,叫她記不住奶奶吧,為什么叫他傷多多爺爺呢,脛腓骨、踝骨、髖骨都骨折過,還不是同時,還有好幾種癌癥,還動過好幾次手術,看上去還不虛,真的是挺厲害的……記不住奶奶身體非常矯健,聲高氣昂,也非常樂觀,總是能聽到她大笑的聲音,她要是有什么事去辦公室的時候,都是我叫她,告訴她要找我們,因為她記不住我們,然后每次都會跟我說“我記不住人兒,你們我都記不住,就記得金老師”,學長換完發(fā)型后他又多了一句“現(xiàn)在還能記住那個小男生了”,嗯,畢竟全科室光頭的就他一個……
患者4號,叫她慢奶奶吧,慢奶奶走路慢吞吞的,是個很和藹的文化人,會很認真的看藥品說明書,也會在無聊的時候看看報紙,也很會為其它病友著想。他老伴兒雖然不高大,但是很暖,有點事兒就會過來。有一次慢奶奶要去門診檢查眼睛,她老伴兒就過來了,一起走的時候習慣性的伸出手臂讓慢奶奶扶著,然后慢慢地帶著慢奶奶走,慢奶奶找不到地方,他老伴兒就會說“你不用管,跟著我走就行了。”然后記住一切要記住的事情。看著他們的背影就有一種很自然的幸福感……
患者5號,叫她紅指甲阿姨吧,他的家屬就叫他林大叔吧(我覺得他長得有點像林永健,但比林永健要好看),紅指甲阿姨住院時,基本上所有事情都是林大叔在操心,每次去查房他會在一旁默默的陪著,記著老師說的話,怕記不住就用寫下來。我覺得紅指甲阿姨是很幸福的,可是后來我才知道他們已經(jīng)離婚了……有些人沒離婚,但活得像喪偶了;有些人已經(jīng)離婚了,卻還是能帶給對方溫暖。他們是后者,也算是很幸運的了吧!
還有一個不是我們老師的患者,但是靠一本書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位患者是個大概十幾歲小男孩,雖然生病住院了,我也從沒看見過他不開心的樣子。第一次看見他是只有他自己,躺在床上邊打點滴邊看書,我很努力的想看看那是什么書,也沒看清。后來看見他都是她媽媽陪著他,在給他講書中的內(nèi)容,兩個人津津樂道。讓人看著就覺得很幸福……
以前有老師說過,在醫(yī)院里,什么人都能見著,但也許我是比較幸運的,在實習第一個月里,遇見了這么多的溫暖與幸福。
雖然是轉(zhuǎn)科了,但我會經(jīng)常回去看看的,看看我可愛的老師和學長學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