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那是怎么形成的,有沒有遺傳,或者說是養成。反正,性格不應該是血型決定的,也不應該是星座決定的,也不應該是生辰八字決定的。這些都是迷信,雖然據說迷信也有迷信的好處。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性格是由他的價值觀決定的。所謂的價值觀,其實就是一個人分辨好壞的思維體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于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去判別好壞,進而,好壞的判別,影響每一次的選擇。于是,價值觀影響選擇,選擇影響行動,行動構成命運。所以說一個人的命運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這話我沒辦法不同意。性格貌似可能遺傳,但更多的時候,是因為父母的性格是孩子成長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性格應該是養成的,而非遺傳。雖然環境對于性格養成的影響很大,但實際上一個人的性格可以脫離環境的影響,至少部分脫離。沒用的事兒不做,這也是一種價值觀導致的選擇。因為無用功是一種浪費,是不好的。不淡定沒用,淡定卻好處多多。起碼,不影響心情,也不影響身邊的人的心情。不是嗎?
平時人們所說的“想不開”,其實無非就是“價值觀混亂”。什么影響價值觀呢?我覺得跟影響審美能力的因素是一樣的:還是學識。
這個時代的好處是,學識相對容易獲得,而且越來越容易獲得。讀書其實越來越便宜,畢竟不像過去,只有貴族才有資格讀書;上學雖然挺討厭(我是說正規教育體系很討厭),但畢竟義務教育真的普及了;人們討論問題越來越開放,而擁有健康好奇心的人刨根問底也越來越方便。最終,一個人的性格是長期自我選擇積累的結果。想明白這事兒,就又在一個方面徹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