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兩種比賽,一種是比絕對成績,比如你自己跑長跑。今天3000米的成績是15分鐘,一年后進步到14分鐘,這種比賽是靠硬拼成績。不過大部分人如果想跑進10分鐘,就不大容易了,這時很多人會很郁悶。還有一種比賽是比相對成績,只要比對手強就好,而這種比賽獲勝的關鍵在于比對方少出錯,萬一要是出錯了,最好早點出,這樣還有改正的機會。這種比賽總的來講比的是防守。
凡是NBA的球迷都知道這么一句話,“得分靠進攻,但是贏得比賽靠防守”,很多對抗型的體育項目都是如此。我在大學時打羽毛球,在整個清華是前三名的水平。羽毛球進攻固然好看,但是靠一次劈殺把對方抽死的可能性極小,最后其實大家都在拼消耗,每一個球的回合特別多,誰出現失誤了,就要輸掉當前的球,誰體力不支了,就要輸掉比賽。
剛開始打羽毛球的人都喜歡進攻,因為那樣過癮,有經驗的人,都喜歡調動對手,讓對手失誤。從進攻到防守,體現了一個人對這項運動的理解。類似地,在足球中,看意大利隊比賽有點枯燥乏味,因為它大部分時間在防守,但是它的成績并不差。相反,南美洲的足球注重進攻,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常常漏洞百出。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想的只是如何贏一個球,而不是整場比賽。人生是一個持續時間特別長的比賽,我們大部分時間并不需要關注“贏”這件事,而只要不輸就可以了。比賽進行到半場的時候,很多對手就棄權了,或者失去了比賽資格,最后剩下來的就是贏家。
當我們和一些經常走錯棋的人下棋時,不需要棋藝有多高,只要少犯錯誤,等著他們出錯,我們就獲勝了。在學業、職場以及生意場上的競爭也是如此。我們的身邊其實大部分人都是經常走錯棋的人,因為一分而放棄一場比賽的人,把馬拉松當作百米比賽的人。
1、不用靜態的觀點看未來
2、不以今天靜態的能力應對未來的挑戰
做有思想的人,對生活有態度。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