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寫文,心境,思維都處于一種激蕩中,就像佛家說的入魔狀態,身體,頭腦,昏昏沉沉,精神卻一直處于亢奮中。
于是在昨天晚上,我強行將手機關機,忍住內心的激蕩,重拾我丟掉一個月的冥想。
我沒有玄而又玄的理論,只簡單說說我的理解和體會。
冥想對體式沒有要求,找一個最舒適自然的方式,平躺,盤坐都可以,受電視劇影響我習慣盤坐五心向天的方式。
冥想不需要著急進入狀態,一個月重拾冥想,我也是思緒紛呈,通過腹式深呼吸調整,意識慢慢轉移到呼吸上。
我想象呼吸就像海浪聲,甚至故意模仿海浪聲讓自己聽到,在呼與吸之間轉換的那個點,讓人感到非常舒適。
不刻意進入空的狀態,讓思緒流轉,人的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思緒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一棵樹不僅僅是樹枝樹干樹葉樹根,還有它的間隙,空間才是一棵樹的最大組成部分。
當一件事物或者一種思緒占據內心,就很難看到事物或思緒之外的東西,總盯著一個點,就會忽略它的全部,和它處于的空間。
呼吸是最基本需求,因為本能往往忽略,從呼吸開始,慢慢卸下多余的東西,把未曾想到添加進去,讓靈魂在此刻得到休愜。
卸下緊張,焦慮,自卑,無助,無意義的幻想,我所有的知識,力量…
添加進放松,愜意,美好,緩解,健康…
隨著呼吸流轉,因為一切都是從一呼一吸開始的。
所以冥想對我來說是精神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