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那些在職場天天喊著工資低、待遇差,恨不能馬上換工作的人,最后都沒走。反而是那些經常聽他們抱怨的人,工作沒多久就義憤填膺,自以為收入和付出嚴重不平衡,瀟灑離開。
然后,找到了更差的工作…...
也許那些抱怨的人只是把吐槽工作作為消遣,或者還有一些其他心思,比如我一個同事的室友,他的朋友忽悠幾個同事跳槽,結果同事走了幾個后,他跑去找老板加薪。當然,我更希望生活中的后者少一點,出來混,人品更重要。
但重點是,剛工作不久,或頻繁換工作的人,要自己學會掌控判斷力、辨別力,有自己的認知。工作好不好,待遇如何,前景咋樣,不是一兩個月能徹底摸清的,有時甚至要花費一年才能摸清公司的整個運營。只要工作是在學東西,而且當初是你心甘情愿來的,年輕的時候,多堅持一下沒有什么不好。
我剛工作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單位工資太低,完全和市場不符,晉升空間也不大。當時心里真是拔涼拔涼的,怎么千挑萬選,來了這樣一個單位。但我這人天生膽兒小,覺得自己要才沒才,要顏值沒顏值,找不到工作咋辦?然后我一邊擔心著我的小錢錢,一邊老實巴交的做事兒。
轉正后我發現,工資基本和市場持平。而且單位位置相對較偏僻,可以就近租房,也算節省開支。隨著對工作的熟練,學到的東西增多,工資也會適當的調整。到目前來看,留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現在想想,如果當初也跟著大家一塊抱怨,或者工作一個月就離開,可能現在仍在某個單位是新手,不斷在承受新人的角色。
當然,這并不是說跳槽不好,恰恰相反,很多人因為跳槽,發現了更好的職位,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老話說的好,“人挪活,樹挪死”嘛。
可老話也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終不能成就一番事業。仔細觀察身邊跳槽成功的人會發現,她們大多工作三年以上,有自己的人脈和經驗,相當于帶著“財富”進入新的公司,這樣的人自然受歡迎,甚至是被好單位挖走。這樣的人跳槽,一般只會未來更光明。
也有一些人,他們踏入職場后,真正發現自己想要做什么,繼而轉身離開現在的崗位。這樣的人,也值得敬佩,人這輩子總要為自己活著。
但現實中,很多人真的就只聽到他人的抱怨,沒有切身體會,更沒有判斷是否適合自己就先在內心做了否定。
我一個朋友H,剛畢業的時候抱怨工資低,每天都很羨慕她同學畢業就6K的工資,每天還有額外60元的飯補。可當H辭了工作,用盡人情也進入這家公司的時候才發現,公司的主流業務不是她所學的專業,她們的部門根本不受重視。月薪6K是轉正以后,實習期3個月,一天100。在帝都,刨除房費,生活費,夠用就不錯了。而她心心念念的60元餐補,除非申請早晨,晚上加班,否則,中午餐費標準30元,比原來的單位還少10塊錢。H跟朋友抱怨為啥不說清具體情況,她朋友回答,“你也沒具體問啊,誰知道你會辭職。”
很多時候,我們都和H一樣,想要賺得多,待遇好,這無可厚非,誰不想成為他人羨慕的對象。
只是,想要跳槽之前要多想想,我們究竟想要做什么,擁有怎樣的能力,為自己定好位置,設好目標,才能走的更遠。單聽他人的抱怨,很可能耽誤了自己。
人力資源第一平臺儒思小編感謝作者的辛苦創作,侵權請留言,及時刪除!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