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積極主動幫助別人。你如果這樣做的話,家長老師會夸你聽話;反之,你就是不聽話的小孩,被懲罰,被孤立。中國的教育和文化從來都不提倡有拒絕的權利,只單純推崇承受的光榮,夸耀忍耐的品質。所謂忍人所不能忍。
通俗點說,中國人好面子,不擅長拒絕。月前在尼泊爾的旅行,我就吃到了由此帶來的苦果。
此次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我與同伴兩人入住了當地一戶人家,免費的(在一個叫couchsurfing的網站可以預定)。男主人那賓十分熱情好客,邀請我和同伴共進晚餐。又蹭吃又蹭住,我和朋友很是過意不去,于是我們想做一下中式晚餐作為報答。
couchsurfing
構思好幾道菜,整理出要購買的食材與調料,只等臨近傍晚時,找一家超市,采購回來就可以一展拳腳了。
可旅行總是伴隨著意外。黃昏時分,拖著疲憊身軀,照著導航走出好幾里地,終于找到了一家“supermarket”。夕陽下,我們卻被溫柔地告知,尼泊爾的“supermarket”是賣衣服的地方。
無奈之下,我們又回頭尋找菜市場,此時天已經黑了下來。買菜還算順利,但是調料就麻煩了,一邊有道翻譯,一邊沿路尋找,終于湊了個七七八八。
在往回走的路上,耗盡洪荒之力的我倆終于迷路了。夜色中行人越來越少,各種瞎走,各種瞎問,總之是死里逃生的回去了。我只記得手上那深深的勒痕,盡管我多次換手,多次調整,多次想把手中的豆腐扔出去。
可是,飯還沒做呢。雖然我深知以當前的狀態是一定做不好的,可就是說不出否定句。在熱油需要五分鐘的灶臺上,一頓晚餐是什么樣的可想而知。
遇到過分的要求和明知惡化的結果時,勇于拒絕是個止損的好辦法。老好人其實并非好人,好人應該有一種積極的自由,并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其實我只想說,豆瓣醬很重要,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