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途中遇到一位同學,她從說話開始,就滔滔不絕地抱怨自己和婆婆同在一個屋檐下過的多么憋屈,多么無奈。
我說你們自己買房和婆婆分開住不就得了,她又開始抱怨她和老公的工資少,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每月最多6000元,再除去孩子學費生活費,還有平常日常開銷,每月能剩下3000元就不錯了。哪有錢買房子呀!
看著她越說越激動,唾沫星子快噴我臉了。為了讓她這祥林嫂式的訴說能有所轉移,我謊稱要去接好子,趕緊溜之大吉。
我們單位有幾位同事,只要是沒事做,就聚在一起狂噴現在在單位上班一點勁頭都沒有,“工資太少,雞肋一樣的工作”是她們永恒的話題。
真讓她們辭職,第二次創業,她們又沒有膽量。就這樣年年月月日日,時間就在她們的抱怨聲中不知不覺過去了。
閨蜜的鄰居李潔,一家人就靠老公每月三千多元的工資生活。李潔在家除了給上學的孩子做做飯,洗洗衣服,一有閑時間就去打麻將。
去年孩子考高中,離重點高中分數線差12分,校方規定離分數線20分以內的,交贊助費就可以錄取,每分2000元。李潔算算孩子差12分要交24000元。這個數目對于別的家庭也許就是九牛一毛,對于她家就是全部家底拿出來也不夠。
李潔開始到親戚朋友處去借錢。大家都知道她的愛好,愛來麻將,大部分都不愿借給她。于是她見人就說,現在人真是勢利,見了有錢的恨不得叩首膜拜,見了我這沒錢的都繞著走。都是我命不好,嫁了個沒本事的主!
生活中總有人抱怨老天不公平,給了她們這樣的不順,那樣的坎坷。她們心底里是想改變現狀,過自己所謂的順風順水的日子。可是天上沒有白掉的餡餅,世間沒有免費的午餐。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不是無休無止地抱怨,抱怨對你的生活不會有任何好的改變,反而會讓你的生活越來越糟。
那么只有一條路能改變你的現狀:勵志。所謂“勵志”詞典上解釋“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種事業,是人內心世界的一種力量,促進人發揮潛能,走向成功。”
鄰居霞,八年前下崗。剛下崗那會兒,天天愁的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孩子上學要花錢,一家人柴米油鹽要花錢,鄉下的公公婆婆要花錢,老公一個月一千多元的工資怎能夠這些花銷。
自己原來的工作都是流水線工作,也沒有一技之長。冥思苦想了三天,最后決定就做早點生意吧。因為這不要什么技術,燒稀飯,做咸饃,有時也做包子。這都是她原來在家經常做的家常飯。
既然是早點,就得比別人起的早,她每天都是凌晨四點起床。先把稀飯在鍋里熬著,然后開始蒸咸饃和包子。那時剛開始做也不敢請人幫忙,怕生意不好,還得付別人工資,擔心搞砸了再賠本一大溜,所以什么都是親力親為。
由于老公要照顧孩子,可想她一個人是怎么熬過來的。有一次,由于前一天沒休息好,第二天又要早起,起床時突然頭暈眼花,差點摔倒。本打算那天早晨不去早點鋪,但又想到幾位老主顧來吃飯沒有看到她會不會很失望,還擔心主顧跑到別的攤位吃飯,以后不來她這里了怎么辦?思前想后,還是去了早點攤。
經過霞沒日每夜的辛苦勞作,一個月以后,她的固定客源就有七八十個了,每個月也能純收入兩千元左右。在八年前兩千元可不是小數目,我記得那時我們上班的工資才一千多元。于是她找一個老家的親戚來幫忙,每月給開八百元工資。
時間在霞的努力下磕磕碰碰走過了八個年頭,現在霞的早點鋪也由原來的一人獨挑,到現在的六人忙碌。店鋪也有原來的十幾平米,擴大到一百多平米。不但夠一家老小的開支,每年還能剩余十多萬。
在我們的身邊不乏逆襲成功人士,不乏勵志典范,不缺身殘志堅的殘疾人。他們像一盞盞明燈在我們周圍,無時不在提醒我們:只要你想改變,勵志是你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