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目前作為國家公派漢語教師在英國曼徹斯特私立bolton中學孔子課堂進行漢語教學工作,因此有機會較全面地了解作為母語的英語寫作考察情況,本文試以bolton中學七年級的期末英文寫作課為例,探究英語為母語的寫作考察特點及對我國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帶來的啟示。
寫作考試情況概述:我拿到的7年級英語期末考試寫作試卷由①閱讀后寫作考試;②應用文寫作;③描述性語段寫作;④考試說明和⑤評分標準構成。其中應用文寫作內容為給小學校長寫一封信,寫作時間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為準備時間,可以打草稿,也可以請求老師幫助;第二課時為正式考試時間,學生需在統一提供的白紙上完成信的寫作,下課后監考老師回收。其他閱讀后寫作和片段寫作并于一課時內完成。
將這一套考試材料放在一起橫向分析,我得出的結論是:①英語為母語的寫作考察和教學在七年級階段注重培養學生對寫作的概念養成;②無論是指導還是評分標準,都很細致,可操作性非常強;對學生的考察是綜合性的,但并不對學生記憶知識的能力多做苛求;③在評判標準上透明,統一,體現了分層考核的理念;④在寫作能力考核的背后,還隱藏著對學生整體素養的檢測。下面結合實例進行具體分析。
一、注重培養學生對寫作的概念養成。如上文所述,本次寫作考試考核的是三個維度的寫作能力。首先是日常使用的應用文,具體到本次考試是一封寫給學生畢業的小學校長的信。第二是一個描述性的文段,規定描述的是一座叢林,特別在寫作要求中提醒學生“你們寫的不是故事”,而且要求要讓讀者閱讀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第三是在閱讀一篇微型小說后,總結出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手段營造“緊張感”的。應用文,描述性文段和寫作技巧分析,各類問題有各自獨特的要求,讓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
考試指導和評分標準都非常清晰、細致,讓學生明白如何進行任務。比如對信的寫作,考卷上首先要求學生要注意格式正確,又列出了幾個寫作的要點,除此以外,還特別給出了一張紙的“寫作建議”,對考卷上的要點進行細致闡述,建議學生將整封信分為四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一個小的主題:
第一段:介紹建議:您最近好嗎?現在我已經成為bolton學校的學生一段日子了,我想您也許想了解一下我在這里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第二段:第一天建議:談談你在入學前一個晚上的感受——激動還是緊張;穿上新校服時感覺怎么樣;交到的新朋友;第一次在bolton學校的禮堂集會感覺怎么樣?第一次聽校長講話,第一次和這么多高年級的男生在一起。精疲力竭的第一天。等等豐富的信息。
第三段:新科目跟你的小學老師大概描述一下你學的新科目和遇到的新老師,比如:在科學實驗中享受探索的樂趣,新的體育設備,周末和班級一起外出游學。中學老師和小學老師的巨大不同以及你是怎樣適應的。
第四段:美麗的校園Bolton學校有著非常優美的環境,挑一個進行介紹,比如歷史悠久的教學樓/供學生社交的Riley中心/體育和藝術中心/圖書館等等。
由這個建議可見,在寫作訓練中,英國的學校很重視培養學生的結構化思維,每一個段落圍繞一個明確的主題展開。而且,很重視培養學生“言之有物”的寫作意識,讓學生托物起興,將想讓讀者感受到的概念通過一些具體可感的事物傳遞出來。而對于如何讓自己的文字更有感染力,在“描述性寫作”中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擴充你使用的句子的范圍使讀者感到生動,可以使用有智慧或幽默的語句。使用多種類型的句型:簡單句,復合句和從句。多使用使人感到積極的詞如復合詞或有衍生意的詞。審慎地使用修辭方法如明喻,暗喻或擬人。?記住寫作的重點是‘怎么樣’不等于‘是什么’我們建議你基于個人經歷進行寫作,當然你也可以通過想象來修飾你所描述的事物。”這是從句型和用詞的角度給出的可操作性建議,學生如果有相應的閱讀積累,經過這些提示,就知道如何將這些積累的知識通過寫作實現了,而寫作獲得肯定后,也對學生是正強化,激勵他以后多使用相應的技巧去進行實踐,形成寫作習慣。而閱讀后提煉作者寫作技巧,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對學生邏輯思維和寫論述文的訓練,出題老師在考卷上提醒學生注意使用“PEE”的方法進行寫作,還特地在考卷上給學生再次強調“PEE”的內容,即“Point(觀點):這是你的主題句,而且將告訴你的讀者你將在你的寫作中專注于之進行論述。(技巧和它產生的效果)。EVIDENCE(證據):找到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并引用它。注意,這個例子應該是能夠支撐你上面列出的觀點的,記得將它放到你的句子中,比如用以下的句子來連接你的觀點和引文“舉個例子,作者寫到……”或者“作者告訴我們‘高地女巫’是……”,“我們可以看到……”等等。EXPLAIN(分析/解釋)現在你需要分析或解釋你的引文的意思和它為何或怎樣起作用的。例如為什么‘lifted her face clean away!’使人迷惑和不同尋常,以及為什么我們會焦急地想去發現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不難看出,所謂的“PEE”也就是我們在議論文教學和寫作中強調的“論點,論據和論證”的關系。但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提法和相互關系更接近學生的理解能力,甚至還非常貼心的給出了如何將論據融入論點中的具體說法,這是我以前在議論文教學中從未思考過的,教給學生立即就能用上的實用技巧比起帶著他們進行嚴謹的邏輯分析,尋章摘句可能更有實用性。總而言之,在拿到考卷后,學生同時也知道了該從哪些方面答題,怎樣將平時積累的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從給定的文本中尋找信息和將之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英語母語寫作的考核并不是以難為學生為己任的,而是借助考試這個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的場景,幫助他們梳理知識結構和實際操作。
無論是信件的寫作,描述性文段的寫作還是閱讀后回答問題的寫作,都遵循KS3[1]的標準,而且評分標準教師在考試前會公布給學生。寫作評分標準分為“不合格:0-8分U-G級”“及格線9-15分F-E級”“良好16-23分D-C級”“優秀24-30分B-A級”和“最優秀 31-35 A*級”五個等級。我用2011年北京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相對照,發現英國的標準比中國多一個“A*”級標準。而且每一個等級內對作文的描述都非常詳盡,如“良好”等級的標準是這樣描述的“文本整體表達是連貫的,中心思想有發展而且有精彩之處(C),在寫作時有簡單的組織布局,有一些連接段落的嘗試,針對任務進行的組織大多是表面的(D)。在段落之間有一個發展的內部結構(C),盡管一些連在一起的段落實際應該分開。(D)一些在選詞上的證據可以被發現”而北京中考作文標準中對相應等級作文(二類卷)的描述為“比較符合題意,內容比較具體,中心比較明確;條理比較清楚,結構比較合理;語言比較通順,有3~4處語病。”其中除“3-4處語病”一個標準是可以量化的以外,其他評分標準的定語均為“比較”,這個“比較”是和誰比較,比較的標準是什么,判卷人和參加考試的考生如何判斷自己如何能達到“比較”的標準都沒有說明,很模糊,都是“跟著感覺走”“摸著石頭過河”。而英國的標準不僅列出了每一個方面的具體標準,甚至連C級和D級的區別都有較為詳細的區分,工作非常細致。其次,無論是評分標準還是考卷上的說明乃至寫作建議,都圍繞著用詞,句子結構多樣性,段落和拼寫、語法、標點提出了要求。這些不斷進行的重復,也是提示學生和教師平時在教學和寫作訓練中要重視這些方面。
在考核寫作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整體素養的考核。這些用心沒有直接提出,但我們在考卷說明的字里行間能發現跡象,如信件的寫作上提到“你的信我們會通過bolton學校的辦公室發到你畢業的小學,所以你在寫作時不僅要注意文章結構,還要精確地檢查你的拼寫,標點符號的使用和語法。同時,這封信你們要保持卷面干凈,書寫清晰好辨認。你的老師會在信的格式上為你提供幫助,如果你有表達上的困難,他們也可以幫你。但是,這本質上是你的信因此你應該誠實地完成它。”這段話提醒學生,他們不僅是在進行考試,而且這封信最終會到他們以前的學校校長和老師手里,那么學生就要對自己的寫作負起責任來,因為整潔的卷面,工整的書寫代表著嚴肅恭敬的態度。再如,描述性語段的寫作要求中有這樣一條“記住,如果沒有校對的痕跡,我們將不給你判分就把卷子還給你——你需要檢查和改正你的拼寫、標點和語法。”同樣也是提醒學生要對自己提交的作業負責,如果沒有進行檢查就提交,那么是對自己勞動的不尊重,老師同樣也不會尊重這種不尊重自己的人。
總之,從這一份考卷中,我發現了英語作為母語的寫作教學中把教會學生寫文章作為教學重點,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進行考試設計,以統一的公開的清晰的標準給學生指明努力方向,并且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融于考試中。
參考文獻:
1.《English programmes of study: key stage 3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September 2013》Department ofEducation UK
2.Mark Schemes: Form of Non-Fiction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