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非哥被群里的小伙伴兒嚴重質疑了,因為我中途修改了規則。
故事的緣起是這樣的。社群運營的理念很多,實操還很稀缺。于是就搞了一個群,準備選12個正在運營社群的小伙伴兒一起成長。發了朋友圈之后,呼啦啦的進了70多人。辣么,問題來了,如何篩選呢?
非哥想過很多種方法,發紅包,夸非哥,搞氣氛比賽……最終覺得都不太理想。靈感來源于半夜12:00,不知為何冒出一個很喪心病狂的任務:每個人寫1000字自我介紹。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寫作對很多人是難以言說的痛。而作為社群運營官,寫作是體現一個人深度,建立個人IP,傳遞社群價值觀最重要的技能。這也就成為我能夠迅速去了解每個人的渠道。于是就花了30分鐘時間完成了《我為什么專注社群運營》一文,并在群里公告了這個任務。
令人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非常活躍的群,到了今天早上8:00,竟然非常好安靜。以致于我有一種擔心,是不是門檻太高了,以致于找不到12個人,那該多尷尬。群里有小伙伴兒提出來,我于是就坡下驢,把規則改成了140字以上自我介紹+自由發揮。
這引起了兩個小伙伴兒的嚴重質疑。因為他們按照千字自我介紹準備的,他們感受到了不公平。
這件事情給我很多的思考。我們在最種子用戶的篩選的時候,是否有明確的標準?在執行過程中,有沒有嚴格遵守這個規則,還是做了妥協?種子用戶是否真的遵循了寧缺毋濫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