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文字愛好者,平日愛刷微信和豆瓣,那里的大V我如數(shù)家珍,他們的風格能娓娓道來。
某天我在微信公眾號一篇文章里的作者簡介看到:簡書簽約作者XXX。一向求知若渴的我,問過度娘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于是也去注冊了一個簡書ID。
起初我覺得簡書有一些陌生,不知道這里最牛的作者是誰?最好的文章在哪里?
經(jīng)過摸索終于發(fā)現(xiàn)一個叫“首頁”的地方,通常那里的文章標題很吸引人,閱讀點擊量很高。
我這個淘寶鉆級買家的慣性思維是,誰的評論和喜歡數(shù)多,誰就是眾多文章中的精品,大眾的眼光是雪亮的。
在簡書的首頁,我看到了新世界。
這時,我是熱衷學習期望看到好文章的讀者。
02
簡書平臺的定位很平易近人,沒有知乎、豆瓣那么高冷,倡導創(chuàng)作你的創(chuàng)作,人人都成為寫手。看著別人一篇篇文章,我也起了動筆的念頭,選定好標題,遣詞造句,細細揣摩邏輯,終于在6.1號發(fā)出了自己的第一篇影評。
沒想到這篇文章居然有人閱讀,居然有人評論給出喜歡,對比公眾號那兩三個慘不忍堵的點擊量好太多。
按照攻略我向“首頁”投稿,最后被拒。
你以為我會認輸、放棄,那就大錯特錯,因為被拒強烈的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想要有人看到,想要有粉絲關(guān)注,想要他們喜歡我的文字。
我去首頁上看別人的文章,企圖發(fā)現(xiàn)一些訣竅,而那些能夠登上首頁的文章,大多成績斐然,
于是我摩拳擦掌開始了日更,相信量變終會引起了質(zhì)變。
我的文章水準有了一些提高,有些能通過專題審核,有些如愿以償?shù)巧狭耸醉摚蟹劢z給我評論甚至打賞,這些一個個敲打的文字終于出現(xiàn)在了別人的視野里。
文友們相互報喜,把能上首頁的文章給大家分享,我們歡心鼓舞相互打氣,這的確是值得慶賀和炫耀的事情。上了首頁,意味著我們的文章被認可,意味著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
你看,那么嚴苛的審核都通過了!
這種挑戰(zhàn)和結(jié)果比得到物質(zhì)回報更令人激動,它是一針能使一個輟筆多年的人重拾信心的興奮劑。
登上簡書首頁,那是夢開始的地方。
這時,我是一個懷揣理想的寫手。
從最初的普通讀者到有自己作品的寫手,簡書首頁把我這兩個身份聯(lián)系在一起。
在微信公眾號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寫手給自已貼的標簽是“簡書簽約作者”。陸續(xù)有各大微信公眾號來約稿、轉(zhuǎn)載,簡書大神級人物紛紛開辦自己的訓練營,簡書因為其獨特的運營模式,強大的輸入和輸出功能,完成了B輪融資,在業(yè)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越來越多的寫作愛好者看重這個平臺,加入進簡書,他們把寫出精品、上首頁、成功簽約定立為自己的目標。
簡書平臺和寫手們正在相互成就。
03
6月21號,首頁開放審核,打出的口號是:人人都能上首頁。剛投稿的文章就被秒收,某一個寫手15篇文章同時被編輯推首,有一些人歡呼雀躍,而更多的人則理性的認為這并不是好事。
接下來的幾天,簡書首頁像個失控的動物園,龐大的、渺小的動物們,上跳下竄,那些皮色完美和面目猙獰的混跡一處,它們大小不一,胖瘦不等排列成縱對向前的樣子并不好看。
此時動物園無人看管,那不和諧的隊伍看不見盡頭,我遠遠的駐足有點舉喪,幾次站在門口,最后還是悄悄的退了回來。
和我一樣站在門口觀望、嘆氣的一定還有你們!
動物園的情景不正如不審核的首頁么?沒有了門檻,沒有了挑戰(zhàn),沒有了監(jiān)管,那樣的首頁又有什么意義?
首頁審稿是第一道門堪也是最重要的篩選途徑,通過成功投稿與否寫手們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提高了首頁文章的質(zhì)量和逼格,畢竟有難度才能證明高度,有高度才具吸引力。
投稿、等待、發(fā)布結(jié)果(被收錄或被拒),這是一個讓人痛快淋漓的受虐過程。因為有了那道門檻,跨了過去的人才能享受它帶來的快感。那些被拒之門外的,大多數(shù)都能回頭自省,重新再來。
每一個真誠的讀者和努力的寫手,都希望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攀登上巨有高度的山顛,恢復首頁嚴格審稿制度,這是給予那些努力向上的人們最大的尊重,也是簡書平臺良性運營的根基。
對于那些付出腦力勞動日以繼夜審稿的編輯們簡書應該考量給予相應的回報,這個功利的世界應該承認每一個人的努力。
目前我還是寫字小白,功力尚不深厚,這意味著恢復審核后我的稿子可能會被拒的更多,但我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因為有明確、有意義的目標可以追尋。首頁不進行審核這對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不公平。
04
這一篇篇文章猶如我們親生的孩童,簡書首頁是一個民營學校,我們希望孩子和學校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
看著自己的孩子,媽媽們一般都會喪失一部分理智,缺乏客觀的判斷和認知。
我們親手把孩子送到你面前,希望你能給出個意見。不要害怕你的批評會讓他們受傷,他們必需要能夠承受這樣一些質(zhì)疑才能快速的身長。
我們不要那種,你們都很好,你們都很棒,你們自己玩兒…這樣的教育模式。孩子們想要在這里找到方向,迎接挑戰(zhàn),表達思想。
我們希望有一些規(guī)則來約束,有一些制度需要去遵守,有一些門檻去跨過,等到走出更寬廣的世界時,有能力去面對一切風雨。學校的作用和權(quán)威就此產(chǎn)生,學校的地位和影響力就此擴大,這難道不也正是簡書所期望的雙贏局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