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電影上映第一天晚上,我就獨自一人去看了《芳華》。整個觀影過程中,幾翻落淚,那個年代,其實離我這種年齡的人,挺遙遠的。
這并不完全是一部紀念青春的電影,它講青春與愛情,講戰爭與犧牲,芳華不光包裹著青春,而且擁有更多青春以外的詩篇。它講述善良,也講述善良者不被善待。那些人,那些事,正是我們父母那代人的縮影和宿命。
? ? ?
當斷臂的劉峰走進精神病院,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欞,安靜的走廊被照的滿地斑駁,他伸出另一只手,緊緊抓住小萍,我的淚水再次瞬間崩塌。小萍的眼神依然慌亂、躲閃。劉峰很想給她力量,這個一直如活雷鋒般的大好人,或許想如以前在文工團一般,給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以鼓勵。但這次,他是無助又無力的。他這一握,有憐惜有疼愛。
?
? ?
越南戰場上,劉峰他是有視死如歸的求死之心的,“觸摸事件”的爆發,所有人都背叛了她,除了小萍。所有人都一直以來理所當然地承受劉峰對他們的好,好人活雷鋒的標簽就是招牌,容不得半點人間煙火的一絲情欲。所有人都把劉峰當榜樣,唯獨沒有把他當一個正常男人來看。在這個只有集體和榮譽,沒有個體的年代,道德模范更不容許,時代需要這種沒有污點的英雄。一旦發現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將格外勇敢,人群會格外擁擠。所以如果是另外任何一個男人對林丁丁,就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不是他辜負了所有人,是所有人背叛了他。就這樣,英雄成了“流氓”。離開文工團,下放、上前線,失去一條胳膊,他又成了英雄。
? ?
? ? ?
“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這就是小萍,只有她,最懂得劉峰的善。小萍是唯一一個力挺劉峰的人,至死不原諒林丁丁對劉峰的告發。一直以來她受到別人的歧視擠兌,這個有著嚴重童年心里陰影的可憐姑娘,劉峰是她的依靠她內心的溫暖。離開文工團,上前線當了護士,她也成了英雄。突然而來的榮譽與備受關注,她精神分裂了。
? ?
? ?
文工團的時光,大家光潔的額頭,潤滑的肌膚,優美的舞姿,躁動的青春,激昂的樂曲,一切都是那么美麗芳華。當鄧麗君的靡靡之音傳來,時代的變革讓所有人再也回不到過去,最后一場演出,小萍穿著精神病服回到了這個讓她愛讓她恨的大家庭。以前,她是舞蹈演員,站在舞臺上。今天,她是觀眾,坐在精神科病患者中間。這是多么的諷刺。當熟悉的音樂再次響起,我們看到她在空曠的操場曼妙起舞,血脈里舞蹈的靈魂,潛意識中過往青春的印記瞬間被喚醒。這是她一個人的舞臺。這不是某個人的錯,大家都只是時代變革中的一粒塵埃,當然,她和劉峰是犧牲品。時代的變遷,成就了一批人,也毀了一批人。
青春可以用來禮贊用來歌頌,最后都只用來懷念。當戰爭的血與淚改寫了她們的命運,劉峰還是劉峰,“比起躺在這里的戰友,我能說不好嗎”?結尾處小萍在站臺緊緊靠在劉峰的肩頭,這個遲了二十幾年的擁抱。
其實原本沒有這么美好,原著中身患癌癥的劉峰死了,只有三個人參加他的追悼會。他最后三年的時光是小萍陪他一起度過的,不能說這種相伴是愛情或者不是愛情。我想所有的愛應該都在那次批斗中被丁丁被所有人活活扼殺了吧,這種相依相伴只是一種對生活的尊重。
?
潮流不斷在前行,歲月這杯紅酒你是醉或不醉?我最忘不了那張被劉峰從地板夾縫中掏出來粘合后的照片,軍裝下的小萍,如花笑靨綻放在芬芳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