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就深受震撼。當主人公安迪·杜佛尼逃出肖申克監(jiān)獄,仰天呼嘯的那一刻,曾令多少人沸騰不已,從中獲得奮斗的勇氣和人生的啟發(fā)。《肖申克的救贖》被很多人列為“影史第一”,而影片改編自美國驚悚小說大師的同名小說《四季奇譚》的其中一個短篇。
《四季奇譚》是斯蒂芬金為數(shù)不多的不含驚悚成分的作品,但是金是一個被低估的作家,而《肖申克的救贖》足以證明他那超越大多數(shù)作家的才華。
今天我們就重點談談這位世界上最會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
1973年,斯蒂芬·金還是一所高中里的普通教師,已婚并且育有一子一女,只靠著一份教職的工資令家庭入不敷出,暑假還得到洗衣工廠打工,妻子則在甜甜圈店里當服務生。
生活的重擔把金壓的喘不過氣來,卻看不到任何曙光。
“真該死,這不是我該擁有的生活。”他始終這樣想。
即使生活如此艱難,他依然堅持寫作,依然在投稿,寫的依然是那些“垃圾東西”——恐怖小說。
其實金從十歲左右就開始了故事創(chuàng)作,并且以寫作為樂,當然退稿是寫作中必有的經(jīng)歷,他把退回來的稿件掛在墻上的釘子上,直到稿子多的無法再掛,再換一根更長的釘子。
即便如此,當金收到類似于“寫的很好,但不適合我們。你很有才華,再加把勁吧!”的退稿評語,也會令他備受鼓舞。
顯然斯蒂芬·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一個熱愛寫作的少年,花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鐘愛的寫作上,到他成名時已經(jīng)堅持了十多年。
斯蒂芬·金從小就展現(xiàn)出對恐怖題材的熱情,諸如吸血鬼,僵尸,盜墓者,殺人魔,蛇發(fā)魔女,開膛手杰克等等類型的“低劣”作品是他的最愛。
越是恐怖越是令他興奮不已。
在他十四歲的時候,曾經(jīng)將一部名為《陷阱與鐘擺?》的恐怖片改編成小說,自己印刷拿到學校兜售,一個上午買了好幾十本,賺了不少零花錢。
這是金的”第一本暢銷書”。
結(jié)果好景不長,當天就被叫到校長室,校長要求他把錢退還給同學,還狠狠訓了他一頓:
“你明明很有才華,為什么老愛寫這些垃圾東西,白白糟蹋天分?”
不久后,他又寫了本名叫《星際生物入侵》的原創(chuàng)小說,把之前的虧本生意賺了回來。但是校長那句“為什么要浪費自己的天分寫這種垃圾東西”,仍然讓他感到羞愧,成了他此后二十多年寫作生涯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也許是天性,他始終無法割舍這些所謂的“垃圾東西”,越寫越深陷其中,最愛恐怖,也幾乎只寫恐怖小說。
直到1973年,金的妻子從垃圾堆里撿回一份手稿,并給予他極大的鼓勵。誰知這個舉動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也成為了斯蒂芬·金的人生轉(zhuǎn)折點。
1974年,他終于出版了他的處女作《魔女嘉麗》,而這本小說恰是妻子從紙簍里撿回來的那份手稿。
斯蒂芬·金由此一飛沖天,走上了寫作生涯的巔峰,開創(chuàng)了“金式恐怖小說,"成為美國歷史上極富盛名的暢銷書作家。
金的小說很適合改編成電影,超過一百步影視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說,他得到了文壇和電影節(jié)雙雙認可,如此成功的作家實屬罕見。
到斯蒂芬·金創(chuàng)作出《肖申克的救贖》時,他早已名利雙收,而這部作品的問世再次證明了他的才華和價值,他不止是一個只會寫恐怖小說的作家。
斯蒂芬金曾寫過一本關(guān)于寫作的書籍——《寫作這回事——創(chuàng)作生涯回憶錄》。此書以幽默通俗的語言風格,回顧了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與小說創(chuàng)作有關(guān)的許多感悟、經(jīng)驗,都毫不保留地呈現(xiàn)給讀者,讓你看到一個文學小說大師是如何成長起來的,讓你認識一個真實的斯蒂芬·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寫作圣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