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天都在忙碌,卻不知道忙了些什么。每當夜晚降臨,總會有一種焦慮涌上心頭,許多該做的、想做的,都沒有做,下決心第二天改起,一覺醒來,卻依然故我。
你是否:時刻保持在線,時不時地就要翻看下手機,離開了手機,你就感覺心無所依?雖然每天都通過各種網(wǎng)絡終端(電腦/手機/iPad),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回過頭來仔細想想,又仿佛覺得什么都沒記住?
如果你對上述現(xiàn)象頻頻點頭,那么我建議你閱讀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教授特奧·康普諾利所著的《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相信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特奧·康普諾利教授認為,我們正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和大腦超載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了解大腦如何工作、弄清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生產(chǎn)力已迫在眉睫。
那么,我們的大腦又是如何工作的呢?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張圖片。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三套負責認知、決策的腦系統(tǒng),它們分別是“反射腦”、“思考腦”和“存儲腦”。下面,我們來簡要了解下它們的工作機制。
1.快而原始的反射腦:熱愛眼下的滿足
反射腦是三套腦系統(tǒng)中最古老的一個,據(jù)說它存在的歷史已經(jīng)超過了5億年。對反射腦來說,感受即是事實。它從不思考,處理問題完全是自發(fā)的、無意識的,所以它消耗的能量不多,速度很快,快得像閃電一樣。反射腦一次可以處理多重任務,在工作時會抄很多捷徑,包括先天和后天的。
先天的捷徑來自于我們?nèi)祟愖嫦鹊?b>基因。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人類祖先面對一頭劍齒虎,開始思考:“嗯,這頭虎的體型是我的10倍,牙齒比我的頭還大,我的許多親戚都被他咬死了,我該怎么辦?還好,我背后十米處外有一棵大樹,我可以爬到那個樹上去躲避一下……”也許,我們的人類祖先還沒思考完,劍齒虎就已經(jīng)撲上來了。
所以,在人類祖先面對劍齒虎的時候,思考的沖動無異于自我毀滅。在洪荒時代,那些有擁有快速、即時反射基因的祖先,無疑比攜帶思考基因的祖先更有生存優(yōu)勢,經(jīng)過荒野環(huán)境中數(shù)千代的演化,反射基因在自然選擇中戰(zhàn)勝了思考基因。
后天的捷徑則來自于我們的習慣。
習慣是我們后天培養(yǎng)的一套快速反射系統(tǒng)。好習慣一旦形成,你就能終身享受它帶給你的滾滾復利;如果你不幸形成了壞習慣,那你就得默默承受它帶給你的苦果,除非你下決心克服這個壞習慣。
從某種程度上說,克服一個壞習慣,也許比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更難、更痛苦。但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喜歡長痛還是短痛,選擇權在你!
我在《學會時間管理,掌握這幾點就夠了》一文里曾引用過一則關于習慣的謎語,這則謎語深刻地揭示了習慣的力量和本質(zh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2.慢而成熟的思考腦:無法一心兩用
所有的思考過程都由我們的思考腦完成。最原始的思考腦大約出現(xiàn)在200萬年前,但直到5萬多年前,現(xiàn)代智人才擁有了發(fā)育完善的思考腦。可以說,思考腦是我們?nèi)祟惿矸莸臉酥荆彩俏覀兊尿湴痢?/p>
與反射腦不同,思考腦的運轉(zhuǎn)速度很慢,它需要你持續(xù)地投入注意力保持專注,所以它會消耗大量能量,而且很容易疲勞。思考腦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無法做到像反射腦一樣,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思考腦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
也許你會說,我可以一心兩用,比如,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書做作業(yè);一邊開會(聽課),一邊刷手機。但事實上,如果你留意下就會發(fā)現(xiàn),你在專注看書做作業(yè)的同時,音樂只是作為背景而已,你并沒有認真在聽;當你在開會(上課)時專心刷手機的時候,會議主講人或老師的話,實際上已經(jīng)變成了耳旁風,仿佛入耳,但并未入心。
不信,請看下這張著名的圖片。你可能一會兒看到一位年輕的女子,一會兒看到一位老太太,但你不可能同時看到這兩個人。
事實上,對于思考腦來說,唯一可行的多任務并行的情況,是它與反射腦配合,將一些簡單的常規(guī)性任務交給反射腦自動處理,而思考腦則專注于有意識的思考。許多人因為無法區(qū)分反射腦與思考腦,所以感覺上好像可以一心多用似的。
3.時刻等待空閑的存儲腦:放松至關重要
每天,我們的大腦都要通過全身各種感官,比如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皮膚等,吸收海量的信息,再加上思考腦產(chǎn)生的各種想法,總量高達數(shù)十億字節(jié)。這些信息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整理和存儲,那么,我們的大腦就會變成一個亂糟糟的圖書館,大量的書籍(信息)會被雜亂無章地堆放在一起,甚至散落在地,你想用的時候,怎么也找不著。
存儲腦就負責對這些信息加以管理,它就像是一個由數(shù)百萬個關系緊密的圖書管理員、檔案管理員組成的超級團隊,一刻不停地整理、操控、儲存、更新腦子里的信息,以便讓我們從中歸納知識,得出見解。
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存儲腦無法與思考腦同時工作。當思考腦工作的時候,存儲腦只能在旁默默等候,隨時待命。只有當思考腦停止工作,也就是當你進入休息和睡眠狀態(tài)時,存儲腦才會抓緊一切機會,爭分奪秒地開展工作。所以,如果你想維持最佳的思考能力,及時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真的至關重要!
了解了果殼里三種腦的工作機制,相信聰明的你一定已經(jīng)明白了如何更好地使用自己的大腦。下一篇將講述“【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如何保持專注”,有興趣的朋友可持續(xù)關注。
子諾不離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zhuǎn)發(fā)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并簡信聯(lián)系獲得授權,謝謝!